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

《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9页
第一章 《人民日报》的留守儿童报道第19-37页
 第一节 样本采集和类目建构第19-21页
  一、 样本界定第19页
  二、 分析单位第19页
  三、 类目建构第19-21页
 第二节 样本的数据分析第21-37页
  一、 基本类目分析第21-29页
  二、 人口结构类目分析第29-30页
  三、 形象评价量表分析第30-35页
  四、 未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报道分析第35-37页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形象的再现第37-49页
 第一节 留守儿童报道的特征第37-41页
  一、 假期节日,重点关注第37-39页
  二、 版面靠前,配图较少第39页
  三、 消息为主,篇幅较短第39-40页
  四、 态度中立,来源单一第40页
  五、 领域集中,主题积极第40-41页
 第二节 留守儿童形象的特征第41-44页
  一、 群体为主,性别弱化第41-42页
  二、 形象立体,倾向负面第42-44页
 第三节 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第44-49页
  一、 “沐恩的幸福群体”形象第44-45页
  二、 “留守的问题儿童”形象第45-47页
  三、 “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形象第47-49页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中留守儿童形象再现的审视第49-60页
 第一节 留守儿童形象再现的语境第49-53页
  一、 政治语境第49-51页
  二、 社会语境第51-53页
 第二节 留守儿童形象再现的方式第53-56页
  一、 再现形象第53-54页
  二、 建构主体第54-56页
 第三节 留守儿童形象再现的动机第56-60页
  一、 建构读者主体地位第56-57页
  二、 反映主流价值取向第57-58页
  三、 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附录A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方周末》绿色版环境新闻研究
下一篇:《花地》副刊品牌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