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新闻学、新闻事业论文--编辑工作论文

《花地》副刊品牌建设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5-7页
绪论第7-13页
 第一节 研究起缘第7-9页
  一、研究对象第7-8页
  二、选题起源第8-9页
  三、研究目的第9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9-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13页
第一章 《花地》品牌建设简史第13-17页
 一、品牌初创时期:摸着石头过河第13-14页
 二、品牌形成时期:展现自身个性第14-15页
 三、品牌巩固时期:不断求新求变第15-17页
第二章 《花地》品牌建设分析第17-37页
 第一节 品牌的概念与内涵第17-18页
 第二节 《花地》品牌建设基本要素分析第18-29页
  一、个性的品牌定位第18-24页
  二、鲜明的品牌识别第24-27页
  三、方针理念的确立第27-28页
  四、品牌栏目的培养第28-29页
 第三节 《花地》品牌维护与延伸策略分析第29-37页
  一、《花地》品牌维护第29-34页
  二、《花地》品牌延伸第34-37页
第三章 《花地》品牌影响分析第37-43页
 一、《花地》有利于提升母报综合竞争力第37-38页
 二、《花地》有利于文学的繁荣和发展第38-40页
 三、《花地》有利于本土和海外文化的传播第40-43页
第四章 《花地》品牌多视角解读第43-51页
 第一节 从新闻学视角解读《花地》副刊品牌第43-45页
  一、岭南文化的挖掘使《花地》内容更具贴“近”性第43-44页
  二、注重原创首投作品使《花地》始终保持“新”感觉第44-45页
 第二节 从符号学视角解读《花地》副刊品牌第45-47页
  一、个性的漫画、图片的使用增强了《花地》的品牌特征第46页
  二、线条、色块等细节符号的使用体现《花地》品牌个性第46-47页
 第三节 从文学视角解读《花地》副刊品牌第47-51页
  一、挖掘文学新作,培养文学新人第47-48页
  二、繁荣文学发展,推进文学进步第48-49页
  三、坚持文化担当,注重人文关怀第49-51页
第五章 《花地》品牌建设对当代报纸副刊品牌建设的启示第51-57页
 一、副刊应坚持其应有的文化担当第51页
 二、增强新闻性和文学性有机结合第51-52页
 三、优秀副刊应做到常变常新第52-54页
 四、注重品牌的宣传营销第54-55页
 五、立足本土,突出个性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一、副刊瘦身、转型的深层次原因第57页
 二、副刊文化担当的缺失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 《花地》综合版版面一览第62-68页
后记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日报》留守儿童形象研究(2000-2011)
下一篇: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政府规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