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3页
 一、 案例第10-11页
 二、 案例所引发的思考题第11-13页
第一章 公示催告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3-21页
 第一节 公示催告制度的概念与特征第13-14页
  一、 公示催告制度的概念第13-14页
  二、 公示催告制度的特征第14页
 第二节 公示催告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第14-16页
 第三节 公示催告制度的适用条件及程序第16-18页
  一、 公示催告的适用条件第16-17页
  二、 公示催告的适用程序第17-18页
 第四节 票据的除权判决及适用要件第18-19页
  一、 除权判决的概念及申请条件第18页
  二、 除权判决的法律后果第18-19页
 第五节 票据的善意取得及适用要件第19-21页
  一、 票据善意取得的概念第19页
  二、 票据的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第19-21页
第二章 从案例看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现状和困境第21-26页
 第一节 案例争议焦点及法院判决评析第21-23页
  一、 案例的争议焦点及法院判决第21-22页
  二、 判决评析第22-23页
 第二节 案例所体现的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困境第23-26页
  一、 其他票据当事人或案外人为何能申请公示催告第23-24页
  二、 合法持票人为何未能及时发现票据被公示催告第24-25页
  三、 伪报人为何能持除权判决在票据到期日前要求付款人付款第25页
  四、 善意持票人为何救济不了自身的票据权利第25-26页
第三章 我国公示催告制度存在的其他问题第26-31页
 第一节 公示催告期间否定票据善意取得的不良影响第26-27页
  一、 阻碍了票据的流通第26页
  二、 导致对失票人和善意第三人利益保护不平衡第26-27页
 第二节 除权判决是否具有既判力不明确第27-31页
  一、 能否撤销除权判决法律规定不明确第27-28页
  二、 除权判决与普通诉讼程序存在冲突第28-31页
第四章 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立法完善第31-37页
 第一节 境外关于公示催告的立法模式第31-33页
  一、 公示期间第31-32页
  二、 票据的善意取得第32页
  三、 除权判决撤销之诉第32-33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立法建议第33-37页
  一、 在公示催告的启动程序中引入担保和提存措施第33页
  二、 规定公示催告期间的票据善意取得制度第33-34页
  三、 建议确立和完善除权判决的撤销之诉第34-35页
  四、 除权判决后的付款请求应与票据到期日合理衔接第35页
  五、 将公示催告和普通诉讼程序有效衔接起来第35-37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司法建议第37-40页
 一、 法院应当加强对公示催告申请的审查第37页
 二、 以票据到期日来确定公示催告的期间第37-38页
 三、 有效创新便于利害关系人检索的公告方式第38页
 四、 应当完善对票据支付人的通知程序第38页
 五、 加大对公示催告伪报人惩处力度第38-40页
小结第40-41页
附件:本文所涉及的主要票据样式第41-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6-47页
后记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诉前调解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