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民事检察建议概述第12-28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由来第12-16页
  一、检察建议的由来第12-13页
  二、民事检察建议在前苏联的产生与发展第13-14页
  三、民事检察建议在我国出现与演变第14-16页
 第二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法理基础——检察监督理论第16-19页
  一、检察监督理论概述第16-17页
  二、检察监督的方式与法律措施第17-18页
  三、检察监督理论在我国的运用第18-19页
 第三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现实背景及法律依据第19-21页
  一、民事检察建议的现实背景第19-20页
  二、民事检察建议的相关法律规定第20-21页
 第四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定义第21-23页
 第五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性质第23-26页
  一、民事检察建议性质的主要观点第23-24页
  二、民事检察建议其他性质第24-26页
 第六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效能第26-28页
第二章 两类民事检察建议具体内容及评析第28-32页
 第一节 “柔性”个案监督——再审检察建议第28-30页
  一、再审检察建议被赋予“法律身份”第28-29页
  二、再审检察建议的弱强制性与事后监督第29-30页
 第二节 新型检察建议——诉讼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第30-32页
  一、入法过程一波三折第30-31页
  二、诉讼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的适用主体第31页
  三、诉讼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同级监督方式第31-32页
第三章 民事检察建议运行现状研究—以某区人民法院为例第32-36页
 第一节 民事检察建议运行现状及特点第32-33页
  一、基本情况第32-33页
  二、民事检察建议运行特点第33页
 第二节 法院对于民事检察建议的回复及态度第33-35页
 第三节 法院视角下民事检察建议制度的不足及完善第35-36页
第四章 民事检察建议之适用情形理论探讨第36-48页
 第一节 审判监督中再审检察建议之适用第36-38页
  一、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适用范围之比较研究第36-38页
  二、再审检察建议与抗诉重合情形的取舍第38页
 第二节 诉讼活动中其他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第38-42页
  一、诉讼违法行为检察建议的全程监督性第38-40页
  二、新型检察建议的七种具体适用情形第40-41页
  三、不宜适用民事检察建议的情形第41-42页
 第三节 调解与执行活动中检察建议的适用第42-45页
  一、监督民事调解行为的必要性第42-43页
  二、民事执行活动监督缺位第43-44页
  三、调解与执行活动中检察建议具体适用情形第44-45页
 第四节 民事检察建议的制度构建第45-48页
  一、再审检察建议制度构建第45-47页
  二、诉讼违法行为检察建议制度构建第47-48页
结语第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页
后记第50-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制度之评析--以新民事诉讼法为视角
下一篇:论我国公示催告制度的困境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