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安全高效的RFID双向认证协议设计与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1页
     ·RFID 技术研究第8-9页
     ·RFID 标签成本的研究第9页
     ·RFID 标准体系的研究第9-11页
   ·RFID 安全协议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2-13页
第二章 RFID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相关安全知识第13-23页
   ·RFID 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3-15页
     ·标签第14页
     ·读写器第14-15页
     ·后台服务器第15页
   ·RFID 系统的分类第15-17页
     ·按频率划分第15-16页
     ·按供电形式划分第16-17页
   ·RFID 系统的安全问题第17-19页
     ·数据的隐私保护第17-18页
     ·RFID 系统面临的主要攻击手段第18-19页
   ·RFID 系统通信安全模型第19-22页
     ·RFID 系统模型第19-20页
     ·RFID 系统攻击模型第20页
     ·RFID 协议的安全目标模型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RFID安全认证协议研究第23-35页
   ·基于 Hash 检索的 RFID 认证协议第23-26页
     ·Hash-Lock RFID 认证协议第23-24页
     ·随机化 Hash-Lock RFID 认证协议第24-25页
     ·分布式 RFID 询问-应答认证协议第25-26页
   ·基于动态检索号的 RFID 认证协议第26-33页
     ·符合 EPC C-1 G-2 标准的 RFID 认证协议第27-28页
     ·RAP 协议第28-31页
     ·LADP 协议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四章 安全高效的RFID认证协议第35-47页
   ·协议假设条件第35页
   ·协议介绍第35-38页
   ·协议分析第38-46页
     ·安全性分析第38-41页
     ·安全性指标分析第41-42页
     ·性能分析第42-44页
     ·实验与仿真第44-46页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47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7-49页
致谢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OpenGL与粒子系统的喷泉模拟
下一篇:基于ATLAS 2000的通用ATS的可视化开发软件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