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论 | 第10-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14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3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3-14页 |
(三) 本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一、志愿服务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15-22页 |
(一)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和特点 | 第15-17页 |
1.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 | 第15-16页 |
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 | 第16-17页 |
(二)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 第17-22页 |
1. 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 | 第18-19页 |
2. 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第19-20页 |
3. 志愿服务活动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 | 第20-22页 |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第22-28页 |
(一) 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境界 | 第22-23页 |
(二) 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更理性的认识社会,树立社会责任感 | 第23-25页 |
(三) 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25-26页 |
(四) 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构建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 | 第26-28页 |
三、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路 | 第28-37页 |
(一) 加强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引导,使其健康有序发展 | 第28-29页 |
1. 发挥志愿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引导作用 | 第28页 |
2. 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党团建设 | 第28-29页 |
(二) 注重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道德建设,更好地发挥道德引领作用 | 第29-30页 |
1. 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作为志愿服务培训课程的重点 | 第29页 |
2. 大力开展以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 第29-30页 |
3. 在大学生志愿者中树立道德榜样 | 第30页 |
(三) 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活动机制 | 第30-32页 |
1. 以“品牌化、基地化”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 第30-31页 |
2. 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 第31-32页 |
3.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交流模式 | 第32页 |
(四)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活动的考核机制,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 第32-34页 |
1. 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 | 第32-34页 |
2. 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 | 第34页 |
(五) 加强志愿组织环境建设,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 第34-37页 |
1. 加强志愿组织的内部环境建设 | 第34-35页 |
2. 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的舆论环境 | 第35页 |
3. 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法制环境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