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论文

先秦至汉唐时期西极观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21页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第11-14页
 三、研究回顾第14-18页
 四、基本概念与章节安排第18-21页
第一章 先秦西极观的形成第21-59页
 第一节 先秦西极地理观的形成第22-39页
  一、早期中西之间的交流互动第22-24页
  二、《山海经》中蕴含的西极地理观第24-29页
  三、先秦西极地理观的形成第29-39页
 第二节 先秦西极族类文化观的形成第39-49页
  一、《山海经》中平等的族类文化观第39-43页
  二、先秦西极族类文化观的形成第43-49页
 第三节 先秦西极珍异观的形成第49-59页
  一、《山海经》中蕴含的西极珍异观第49-54页
  二、先秦西极珍异观的形成第54-59页
第二章 汉唐时期的西极地理观第59-94页
 第一节 从条支到大秦——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极地理观第59-80页
  一、汉晋南北朝时期中西之间的交通交流第59-63页
  二、汉魏时期的西极地理观:从条支到大秦第63-71页
  三、两晋南北朝时期西极地理观的延续第71-73页
  四、神仙信仰与汉晋南北朝时期西极观的强化第73-77页
  五、大秦之名的由来及其意义第77-80页
 第二节 从大秦到拂菻——隋唐时期的西极地理观第80-94页
  一、两晋南北朝史籍中的拜占庭帝国第80-82页
  二、隋唐时期中国与拜占庭帝国的往来互动第82-85页
  三、隋唐时期的西极地理观:从大秦到拂菻第85-92页
  四、拂菻之名及其意义第92-94页
第三章 汉唐时期的西极风俗制度观第94-143页
 第一节 汉唐时期的西极族类观第94-101页
  一、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极族类观第94-97页
  二、隋唐时期的西极族类观第97-101页
 第二节 汉唐时期的西极风俗制度观第101-130页
  一、两汉对条支风俗的认知及其观念第101-103页
  二、汉晋南北朝对大秦风俗制度的认知及其观念第103-117页
  三、隋唐时期对拂菻风俗制度的认知及其观念第117-130页
 第三节 汉唐时期的西极君主制度观第130-143页
  一、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极君主制度观第131-138页
  二、隋唐时期的西极君主制度观第138-143页
第四章 汉唐时期的西极珍异观第143-185页
 第一节 汉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极珍异观第143-166页
  一、条支大鸟与西极珍异观第143-144页
  二、东汉时期的西极珍异观第144-152页
  三、《魏略·西戎传》中的大秦珍异及其蕴含的观念第152-160页
  四、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西极珍异观第160-165页
  五、魏晋时期“西方宝主说”的传入第165-166页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西极珍异观第166-185页
  一、唐代史籍对拂菻珍异的记载及其观念第166-173页
  二、其他著作中所载拂菻、大秦珍异及其观念第173-179页
  三、唐代的“西方宝主说”第179-185页
结论第185-189页
参考资料第189-201页
后记第201页

论文共2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英语自主课外阅读中的教师支架作用
下一篇:基于不确定性分析的WASP水质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