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文学批评史论文

新时期文学批评现象回顾与理论反思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4页
   ·研究现状第13-18页
   ·研究内容第18-21页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4页
第2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语境性发展第24-70页
   ·批评的语境性第24-31页
     ·瑞恰兹的“语境主义”第24-27页
     ·文学批评的语境构成第27-29页
     ·新时期批评语境研究的价值第29-31页
   ·中国文学批评的语境性发展第31-70页
     ·1979——1984 文学批评的批判启蒙期第32-40页
     ·1985——1990 文学批评的审美回归期第40-50页
     ·1990——1999 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期第50-60页
     ·2000 年——至今文学批评的多元创新期第60-70页
第3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问题式探索第70-107页
   ·问题意识第71-79页
     ·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第71-74页
     ·文学批评问题意识构建的维度第74-78页
     ·“问题意识”与文学思潮命名第78-79页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问题式展开第79-101页
     ·主体与间性:对文学主体的问题式探索第79-87页
     ·审美与现实:对批评本体论的问题式探索第87-93页
     ·失语与边缘:对批评话语重建的问题式思索第93-101页
   ·对新时期批评的问题式探索的反思第101-107页
     ·问题意识缺失的现象扫描第101-103页
     ·批评的问题式研究反思第103-107页
第4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功能实践第107-129页
   ·文学批评的功能第108-120页
     ·批评功能的构成第108-113页
     ·文学批评的功能形态第113-120页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功能实践与反思第120-129页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观念危机与变革第120-124页
     ·新时期批评的功能追问与反思第124-127页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价值追问第127-129页
第5章 新时期文学批评标准的多元化第129-155页
   ·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多元观念第130-139页
     ·多元观念的冲突与融合第130-136页
     ·多维观念冲突塑造的多元批评标准第136-139页
   ·多元批评标准下的文学批评景观第139-147页
     ·多维的批评空间第139-142页
     ·高度活跃的媒介批评第142-144页
     ·精英式批评的坚守第144-147页
   ·文学批评标准多元化的学理反思第147-155页
     ·批评标准多元化下的乱象第147-149页
     ·批评标准多元化下的反思第149-155页
结语:批评.批评史.批评理论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9页
致谢第169-1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京派审美批评与知识分子身份研究
下一篇:曹植文学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