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前+X”结构的面貌、系统属性及其历史来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致谢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语料及用例说明 | 第16-20页 |
·共时语料说明 | 第16-18页 |
·历时语料说明 | 第18-19页 |
·用例说明 | 第19-20页 |
2 现代汉语“前+X”结构的面貌、系统属性研究 | 第20-98页 |
·1919—1948 年“前+X”共时描写 | 第20-46页 |
·指称名物 | 第20-27页 |
·指称动作 | 第27-30页 |
·指称时间 | 第30-34页 |
·指称处所 | 第34-36页 |
·指称方位 | 第36-41页 |
·指称数量 | 第41-43页 |
·成语及俗语 | 第43-44页 |
·1919—1948 年“前+X”结构描写总结 | 第44-46页 |
·1949—1978 年“前+X”共时描写 | 第46-66页 |
·指称名物 | 第46-50页 |
·指称动作 | 第50-53页 |
·指称时间 | 第53-57页 |
·指称处所 | 第57-58页 |
·指称方位 | 第58-61页 |
·指称数量 | 第61-63页 |
·成语及俗语 | 第63-64页 |
·1949-1978 年“前+X”结构描写总结 | 第64-66页 |
·1979—2010 年“前+X”共时描写 | 第66-86页 |
·指称名物 | 第66-71页 |
·指称动作 | 第71-73页 |
·指称时间 | 第73-77页 |
·指称处所 | 第77-79页 |
·指称方位 | 第79-81页 |
·指称数量 | 第81-84页 |
·指称性状 | 第84页 |
·成语及俗语 | 第84页 |
·1979-2010 年“前+X”结构描写总结 | 第84-86页 |
·“前+X”结构三个时期共时描写总结 | 第86-98页 |
·“前+X”结构的指称情况 | 第86-95页 |
·“前+X”结构的搭配情况 | 第95-96页 |
·“前+X”结构的对称情况 | 第96-98页 |
3 现代汉语“前+X”结构的历史来源 | 第98-130页 |
·指称名物的“前+X” | 第99-108页 |
·身体器官 | 第99-100页 |
·人物称谓 | 第100-102页 |
·日常用品 | 第102-104页 |
·自然现象 | 第104-105页 |
·抽象实物 | 第105页 |
·时间概念 | 第105页 |
·模糊指代 | 第105-107页 |
·文体艺术 | 第107-108页 |
·指称动作的“前+X” | 第108-112页 |
·脚部动作 | 第108-109页 |
·手部动作 | 第109页 |
·头部动作 | 第109页 |
·腿部动作 | 第109-110页 |
·口部动作 | 第110页 |
·眼部动作 | 第110页 |
·身体动作 | 第110-111页 |
·心理动作 | 第111页 |
·其他动作 | 第111-112页 |
·指称时间的“前+X” | 第112-119页 |
·单位时间 | 第112-114页 |
·时量时间 | 第114-118页 |
·频率时间 | 第118页 |
·其他 | 第118-119页 |
·指称处所的“前+X” | 第119-121页 |
·房屋建筑 | 第119-120页 |
·公共场所 | 第120-121页 |
·指称方位的“前+X” | 第121-123页 |
·前+后缀 | 第121-122页 |
·前+方位词 | 第122-123页 |
·指称数量的“前+X” | 第123-128页 |
·前+量词 | 第123-124页 |
·前+数量结构 | 第124-128页 |
·指称性状的“前+X” | 第128页 |
·“前+X”结构历史考察总结 | 第128-130页 |
4 结语 | 第130-132页 |
·“前+X”结构研究的理论价值 | 第130页 |
·“前+X”结构研究的应用价值 | 第130-131页 |
·本项研究的成绩与不足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8页 |
附录1 | 第138-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