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古代语法(文言语法)论文

《大宋宣和遗事》述补结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8-19页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8-9页
 二、述补结构研究概况第9-18页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18-19页
第一章 《大宋宣和遗事》述补结构的界定和分类第19-29页
 第一节 述补结构的界定第19-27页
 第二节 述补结构及其补语的分类第27-29页
  一、补语的意义分类第27-28页
  二、述补结构的类型第28-29页
第二章 《大宋宣和遗事》补语的语义类型第29-47页
 第一节 结果补语第29-31页
 第二节 趋向补语第31-35页
 第三节 数量补语第35-39页
 第四节 对象补语第39-42页
 第五节 其他补语第42-47页
第三章 《大宋宣和遗事》述补结构的类别特征第47-61页
 第一节 动结式述补结构第47-51页
  一、形式特征第47-49页
  二、语义特征第49-51页
 第二节 动趋式述补结构第51-57页
  一、形式特征第52-54页
  二、语义特征第54-57页
 第三节 带“得/的”的述补结构第57-61页
  一、补语表结果的述补结构第57-58页
  二、可能式述补结构第58-60页
  三、补语表状态的述补结构第60-61页
第四章 《大宋宣和遗事》述补结构整体特点第61-69页
 第一节 补语对述补结构句法关系的选择性特征第61-63页
 第二节 述语、补语、宾语的关系特征第63-69页
  一、“V+C”和“V+C+O”宾语的隐现第63-67页
  二、“V+C+O”和“V+O+C”发展的不平衡第67-69页
结论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抱朴子》疑问句研究
下一篇:《花间集》副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