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页 |
| ·研究思路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 第2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家审计的理论基础 | 第13-24页 |
| ·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 第13-15页 |
| ·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 | 第13-14页 |
| ·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 第14-15页 |
|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不同点 | 第15页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分析 | 第15-19页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背景 | 第15-16页 |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 | 第16-17页 |
|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分析 | 第17-19页 |
| ·国家审计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 ·国家审计的产生 | 第19-20页 |
| ·国家审计的内涵 | 第20-21页 |
| ·国家审计的作用 | 第21-24页 |
| 第3章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4-31页 |
| ·国家审计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 第24-25页 |
|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 第24页 |
| ·国家审计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 | 第24页 |
| ·国家审计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宽松环境 | 第24-25页 |
| ·国家审计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依据 | 第25页 |
|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地位 | 第25-26页 |
| ·国家审计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 第26-27页 |
| ·国家审计的免疫作用 | 第26页 |
| ·国家审计的发现问题作用 | 第26页 |
| ·国家审计的问责纠正作用 | 第26-27页 |
| ·国家审计的防御警戒作用 | 第27页 |
| ·国家审计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方式和领域 | 第27-31页 |
|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领域 | 第27-28页 |
| ·科技成果创新领域 | 第28页 |
| ·重点民生工程和资金领域 | 第28-29页 |
|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领域 | 第29页 |
| ·廉政建设领域 | 第29-30页 |
| ·完善体制建设领域 | 第30-31页 |
| 第4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理论途径和具体措施 | 第31-42页 |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理论途径 | 第31-34页 |
| ·转变审计理念 | 第31页 |
| ·推进审计管理体制改革 | 第31-32页 |
| ·转变审计工作重点 | 第32-33页 |
| ·深化科技审计 | 第33页 |
| ·加强审计协作 | 第33-34页 |
|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 第34页 |
|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国家审计发挥作用的具体建议 | 第34-42页 |
| ·扩大内需专项资金跟踪审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 | 第34-36页 |
| ·建设民生审计方法体系,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 第36-39页 |
| ·增强审计监督,确保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 第39-40页 |
| ·推行绿色审计,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