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含硅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0-26页
   ·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第10-17页
     ·聚酰亚胺的发展史简述第10-13页
     ·聚酰亚胺的合成方法第13-14页
     ·聚酰亚胺的应用第14-16页
     ·聚酰亚胺的改性第16-17页
   ·含硅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第17-24页
     ·含硅聚酰亚胺的合成第17-21页
     ·含硅聚酰亚胺的应用第21-24页
     ·含硅聚酰亚胺的发展展望第24页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4-26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26-33页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26-27页
     ·主要原料第26-27页
     ·原料的处理第27页
     ·实验仪器第27页
   ·单体、预聚体及聚合物的合成第27-31页
     ·低相对分子质量端羟基硅油(α,ω-二羟基聚甲基硅氧烷)的制备第27-28页
     ·含硅酰亚胺单体的合成第28页
     ·二胺预聚体的合成第28-29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的合成第29-30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合成第30页
     ·酰亚胺单体、含硅聚酰亚胺对硅树脂胶粘剂的改性第30-31页
   ·测试与表征第31-33页
     ·低相对分子质量端羟基硅油的测试与表征第31页
     ·二胺预聚体的测试与表征第31页
     ·含硅酰亚胺单体的测试与征第31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PolymerⅡ)的测试与表征第31页
     ·改性硅树脂耐高温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的测试第31-33页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第33-50页
   ·低相对分子质量端羟基硅油的合成第33-37页
     ·低相对分子量端羟基硅油的红外光谱图分析第34-35页
     ·低相对分子质量端羟基硅油的H~1-NMR图谱分析第35页
     ·反应条件对端羟基硅油相对分子质量、产率的影响第35-37页
     ·端羟基硅油的折光率测定第37页
   ·二胺预聚体的合成第37-40页
     ·二胺预聚体的红外光谱图分析第37-38页
     ·二胺预聚体的H~1-NMR图谱分析第38-39页
     ·二胺预聚体合成条件的分析第39页
     ·二胺预聚体氨基含量的测定第39-40页
   ·含硅酰亚胺单体的结构及性能研究第40-42页
     ·含硅酰亚胺单体的结构表征第40页
     ·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第40-41页
     ·含硅酰亚胺单体对硅树脂耐高温胶粘剂的改性第41-42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42-47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2-43页
     ·合成条件对聚合反应体系的影响第43-44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的热失重分析第44-45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的溶解性第45-46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Ⅰ)对硅树脂耐高温胶粘剂的改性第46-47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47-49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7-48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合成条件第48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热失重分析第48-49页
     ·含硅聚酰亚胺(Polymer Ⅱ)的溶解性第49页
   ·两种方法合成含硅聚酰亚胺的比较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聚硅氧烷聚氨酯/脲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