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聚硅氧烷聚氨酯/脲嵌段共聚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聚氨酯第10页
   ·聚氨酯化学第10-11页
     ·异氰酸酯的反应机理第10-11页
     ·异氰酸酯的化学反应第11页
   ·聚氨酯的性能第11-12页
   ·影响聚氨酯性能的因素第12-17页
     ·软段对性能的影响第13-14页
     ·硬段对性能的影响第14-16页
     ·合成方法对性能的影响第16-17页
     ·微相分离对性能的影响第17页
   ·聚氨酯的热降解第17-18页
   ·聚氨酯的改性第18-21页
     ·聚氨酯的化学改性第18-20页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第18-20页
       ·聚氨酯的其它化学改性方法第20页
     ·聚氨酯的物理改性第20页
     ·聚氨酯的共混改性第20-21页
   ·有机硅聚氨酯共聚物的应用第21-23页
   ·本文的立意及主要内容第23-25页
     ·本文的立意第23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5-33页
   ·实验原料第25-26页
     ·实验原料第25-26页
     ·原料的预处理第26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及分离提纯第26-28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第26-27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分离提纯第27-28页
   ·二-(4-羟基丁基)二甲基硅氧烷低聚物(HB-PDMS)的合成第28-30页
     ·二-(4-羟基丁基)四甲基二硅氧烷(HT)的合成第28-29页
     ·二-(4-羟基丁基-甲基硅氧烷低聚物(HB-PDMS)的合成第29-30页
   ·聚合物膜的制备第30页
   ·表征第30-33页
     ·异氰酸酯基含量的测定——二正丁胺法第30-31页
     ·羟基含量的测定——苯酐-吡啶法第31-32页
     ·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FTIR)第32页
     ·氢核磁共振光谱(~1H-NMR)第32页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第32页
     ·吸水率第32-3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33-54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第33-35页
     ·反应配比的影响第33-34页
     ·反应温度及时间的影响第34页
     ·小结第34-35页
   ·聚氨酯预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5-41页
     ·NCO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5-37页
       ·NCO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红外谱图第35-36页
       ·NCO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核磁谱图第36-37页
     ·NCO封端BPA/H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7-38页
       ·NCO封端BPA/H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红外谱图第37-38页
       ·NCO封端BPA/H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核磁谱图第38页
     ·OH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结构表征第38-40页
       ·OH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红外谱图第38-40页
       ·OH封端PEG600/TDI型聚氨酯预聚体的核磁谱图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HB-PDMS的合成研究第41-45页
     ·HB-PDMS合成工艺的研究第41页
       ·HT的合成路线第41页
       ·HB-PDMS的合成条件第41页
       ·HB-PDMS的数均分子量第41页
     ·HT的结构表征第41-43页
       ·HT的红外谱图第41-42页
       ·HT的核磁谱图第42-43页
     ·HB-PDMS的结构表征第43-45页
       ·HB-PDMS的红外谱图第43-44页
       ·HB-PDMS的核磁谱图第44-45页
     ·小结第45页
   ·聚硅氧烷聚氨酯共聚物(SiPU)的红外谱图第45-46页
   ·聚氨酯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第46-52页
   ·聚氨酯的吸水率分析第52-54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即将发表的论文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硅聚酰亚胺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及其衍生物共聚物乳液的合成及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