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3页 |
·问题缘起 | 第9-10页 |
·问题的逻辑纲要、一般逻辑特征 | 第10-18页 |
·方法论基础 | 第18-21页 |
·可能性及前景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辩证法与革命政治 | 第23-56页 |
·辩证法是革命政治的形而上学 | 第23-37页 |
·革命政治与形而上学 | 第23-30页 |
·辩证法是革命政治的形而上学 | 第30-34页 |
·革命政治的“形而上学”悖论 | 第34-37页 |
·革命政治辩证法的生成:必然性与自由意志 | 第37-46页 |
·革命政治的“必然性”与“自由意志”观念 | 第37-45页 |
·“必然性”与“自由意志”的辩证法 | 第45-46页 |
·革命政治辩证法的成长:阶级意识、党与领袖 | 第46-52页 |
·阶级意识生成中的悖论 | 第46-50页 |
·领袖、党与群众的辩证法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本章概念注释 | 第54-56页 |
第三章 辩证法与苏联社会主义生活政治 | 第56-81页 |
·革命政治的终结:辩证法革命性的流逝 | 第56-62页 |
·范畴的流动性是辩证法革命性的逻辑前提 | 第56-57页 |
·辩证法与革命政治的终结 | 第57-62页 |
·社会主义生活政治的辩证法(1):“增长”与“大饥荒” | 第62-73页 |
·社会主义生活政治辩证法的生成 | 第62-66页 |
·作为意识形态的“增长”与“饥荒”的辩证法 | 第66-73页 |
·社会主义生活政治辩证法(2):农民与社会主义 | 第73-79页 |
·马克思主义的“农民政治”理论 | 第73-76页 |
·苏维埃社会主义农民政治的辩证法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本章概念注释 | 第80-81页 |
第四章 辩证法与苏联解体 | 第81-100页 |
·生活政治辩证法的终结:苏联政治合法性的消解 | 第81-91页 |
·“真理”政治的消解 | 第81-84页 |
·领袖政治的终结 | 第84-86页 |
·“增长”的终结 | 第86-88页 |
·政治道义性的死亡 | 第88-91页 |
·集权“崩溃”的辩证法 | 第91-98页 |
·“绝对权力”的形成逻辑 | 第91-96页 |
·“绝对权力”自我崩溃的辩证法 | 第96-98页 |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本章概念注释 | 第99-100页 |
第五章 辩证法与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伦理 | 第100-114页 |
·辩证法是布尔什维主义政治的道德逻辑基础 | 第100-108页 |
·辩证法是自由与解放的“逻各斯” | 第100-103页 |
·布尔什维主义政治的伦理辩证法 | 第103-108页 |
·自由的辩证幻相 | 第108-112页 |
·认识自由何以可能过渡为实践自由? | 第108-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本章概念注释 | 第113-114页 |
第六章 “解体”之后的正义与历史 | 第114-125页 |
·“解体”的公义辩证法 | 第114-119页 |
·人民政治的悖论:“官僚——精英”的阶级统治 | 第114-116页 |
·再分配的正义辩证法 | 第116-119页 |
·“崇高”消解之后的政治——历史 | 第119-122页 |
·“解体”之后的政治——历史 | 第119-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本章概念注释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