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插图索引 | 第9-10页 |
附表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5页 |
·我国能源结构和大气污染现状 | 第11-14页 |
·氮氧化物来源及危害 | 第14-17页 |
·氮氧化物来源 | 第14页 |
·氮氧化物危害 | 第14-15页 |
·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 第15-16页 |
·各国 NOx排放标准及控制现状 | 第16-17页 |
·烟气脱硝技术概述 | 第17-28页 |
·干法脱硝技术 | 第19-22页 |
·湿法脱硝技术 | 第22-28页 |
·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28-33页 |
·干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28-31页 |
·湿法同时脱硫脱硝技术 | 第31-33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点 | 第33-35页 |
第2章 UV/H_2O_2法净化 NO 的正交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5-42页 |
·UV/H_2O_2液相氧化体系 | 第35-36页 |
·H_2O_2性质及用途 | 第35-36页 |
·UV/H_2O_2液相氧化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 | 第36页 |
·UV/H_2O_2技术脱硫脱硝机理 | 第36-38页 |
·正交实验装置与方法 | 第38-40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实验装置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计算方法 | 第40页 |
·正交实验设计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UV/H_2O_2液相氧化法净化 NO 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2页 |
·温度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H_2O_2浓度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初始 PH 值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4页 |
·光照条件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O_2含量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结果讨论 | 第46-47页 |
·同时脱硫脱硝动力学探讨 | 第47-51页 |
·气液传质模型 | 第47-48页 |
·气液传质阻力 | 第48-50页 |
·气体流量对 NO 去除率的影响 | 第50页 |
·UV/H_2O_2技术脱硫脱硝动力学特性 | 第50-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建议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