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类型分析和设计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一) 教育信息化的需求 | 第10页 |
(二)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一) 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 | 第11-12页 |
(二) 动画类教学资源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教学资源的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5-17页 |
(一) 资源 | 第15页 |
(二) 教学资源 | 第15-16页 |
(三) 数字化教学资源 | 第16页 |
(四) 数字化教学资源相关概念 | 第16页 |
(五) 动画类教学资源 | 第16-17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学习理论 | 第17-18页 |
(二) 视听心理学理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0-28页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第20-21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0页 |
(二) 调查问卷的内容 | 第20页 |
(三)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6页 |
(一) 教师对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认识 | 第21-22页 |
(二) 动画类教学资源的需求统计与分析 | 第22-26页 |
三、调查小结 | 第26-28页 |
第四章 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分类 | 第28-38页 |
一、动画类教学资源的常见分类形式 | 第28-32页 |
(一) 以动画维度为依据的分类 | 第28-29页 |
(二) 以文件格式为依据的分类 | 第29-30页 |
(三) 以用户与资源间互动程度为依据的分类 | 第30-32页 |
二、以教学功能为依据的分类方式 | 第32-36页 |
(一) 创设教学情景型 | 第32-33页 |
(二) 阐述概念原理型 | 第33-34页 |
(三) 模拟实验型 | 第34-35页 |
(四) 操作练习型 | 第35-36页 |
三、依据教学功能进行分类的优势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策略 | 第38-49页 |
一、儿童认知心理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二、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原则 | 第39-41页 |
(一) 教学性原则 | 第39-40页 |
(二) 科学性原则 | 第40页 |
(三) 艺术性原则 | 第40页 |
(四) 融合性原则 | 第40-41页 |
(五) 简洁性原则 | 第41页 |
三、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流程 | 第41-43页 |
(一) 目标分析 | 第41-42页 |
(二) 动画脚本设计 | 第42页 |
(三) 动画角色设计 | 第42页 |
(四) 动画场景设计 | 第42页 |
(五) 角色动作设计 | 第42页 |
(六) 完成动画制作 | 第42-43页 |
(七) 调试、输出 | 第43页 |
四、依据教学功能进行分类的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3-49页 |
(一) 创设教学情景型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3-44页 |
(二) 阐述概念原理型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4-46页 |
(三) 模拟实验型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6-47页 |
(四) 操作练习型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7-49页 |
第六章 小学动画类教学资源的个案设计 | 第49-54页 |
一、《指鹿为马》动画类教学资源的设计 | 第49-52页 |
(一) 教学目标分析 | 第49页 |
(二) 动画的脚本设计 | 第49-50页 |
(三) 动画的美术设计 | 第50-52页 |
(四) 动画的制作与调试 | 第52页 |
二、《指鹿为马》动画类教学资源的教学应用 | 第52-54页 |
(一) 应用实施 | 第52页 |
(二) 效果分析 | 第52-53页 |
(三) 效果总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54页 |
二、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一 | 第57-60页 |
附录二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