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假设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 ·概念的界定 | 第12-15页 |
| ·认同(identity) | 第12页 |
| ·民族认同(ethnic identity) | 第12-14页 |
| ·国家认同(national identity) | 第14-15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民族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家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19-21页 |
| ·缺乏国家与民族双重认同的研究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单一 | 第20页 |
| ·概念界定的不一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21-27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22页 |
| ·文献法 | 第22页 |
| ·访谈法 | 第22页 |
| ·问卷法 | 第22页 |
| ·研究工具 | 第22-27页 |
| ·编制问卷的构想 | 第23页 |
| ·问卷的编制 | 第23-24页 |
| ·问卷的信度 | 第24页 |
| ·问卷的效度 | 第24-26页 |
| ·访谈提纲的编制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 | 第27-44页 |
|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总体情况 | 第27-30页 |
| ·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总体情况 | 第27-28页 |
| ·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总体情况 | 第28-29页 |
| ·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对比分析 | 第29-30页 |
|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分析 | 第30-42页 |
| ·性别 | 第30-31页 |
| ·年级 | 第31-32页 |
| ·不同来源 | 第32-34页 |
| ·父母受教育程度 | 第34-36页 |
| ·汉族朋友数量 | 第36-37页 |
| ·父亲的民族 | 第37-38页 |
| ·母亲的民族 | 第38-40页 |
| ·学习汉语时间和汉语水平 | 第40-42页 |
| ·青海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相关分析 | 第42页 |
|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国家认同的回归分析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44-49页 |
| ·青海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情况 | 第44页 |
| ·年级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4-45页 |
| ·不同来源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5页 |
| ·父母受教育程度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汉族朋友数量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6页 |
| ·父母亲民族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6-47页 |
| ·学习汉语的时间和汉语水平对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 第47页 |
| ·青海地区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 | 第47页 |
| ·本研究的局限与期望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