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行走系统论文--车架论文

车架混合变截面薄壁梁的抗撞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6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7-9页
     ·背景第7-8页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汽车碰撞研究方法第9-11页
     ·试验法第10页
     ·有限元法第10-11页
   ·车架薄壁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汽车车架碰撞仿真有限元理论第16-28页
   ·非线性有限元基本理论第16-19页
     ·基本力学模型与方程第16-17页
     ·显式有限元积分方法第17-19页
   ·接触类型和接触算法第19-22页
   ·壳单元介绍第22-27页
     ·Hughes-Liu 壳单元第22-25页
     ·Belytschko-Tsay 壳单元第25-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变截面薄壁梁模型的建立第28-38页
   ·相关参数分析第28-30页
     ·薄壁梁基本尺寸的确定第28-29页
     ·变截面薄壁梁参数分析第29页
     ·诱导槽第29-30页
   ·几何模型第30-31页
   ·有限元模型第31-37页
     ·网格模型第31-34页
     ·材料模型第34-36页
     ·边界条件第36-37页
     ·沙漏控制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变截面薄壁梁抗撞性仿真分析第38-49页
   ·车辆的理想前碰撞特性第39页
   ·变截面薄壁梁结构的抗撞性评价第39-40页
   ·薄壁梁的变形模式第40-41页
   ·变截面梁的吸能特性分析第41-43页
   ·变截面薄壁梁最大碰撞力分析第43-46页
   ·变截面薄壁梁变形分析第46-48页
   ·本章总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变截面薄壁梁的抗撞性参数优化第49-62页
   ·抗撞性优化指标第50-51页
   ·变截面薄壁梁优化问题第51-53页
     ·设计变量及优化目标第51-52页
     ·三段梯矩变截面薄壁梁有限元模型第52-53页
   ·抗撞性参数优化方法第53-56页
     ·响应曲面优化方法第53-54页
     ·正交试验设计第54-56页
   ·参数优化第56-61页
     ·参数优化思路第56页
     ·试验设计第56-57页
     ·响应面模型第57-59页
     ·优化分析第59-61页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结论第62-63页
   ·展望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OSMOS的重型自卸车举升机构虚拟样机的动力学分析
下一篇:4WS车辆高速公路智能换道避障安全行车辅助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