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容隐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绪论第10-11页
第1章 容隐制度的基本概念与法律文化背景第11-16页
   ·容隐制度的基本概念第11-13页
     ·容隐制度的定义第11-12页
     ·容隐主体的范围第12页
     ·容隐事项的范围第12-13页
   ·关于容隐制度的文化背景第13-16页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的地位对容隐制度的影响第13-14页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对容隐制度的影响第14-16页
第2章 中国容隐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6-25页
   ·先秦时代亲属相隐思想的记载第16-17页
   ·《秦律》中关于亲属相隐的制度第17页
   ·汉代关于容隐制度的记载第17-19页
     ·汉武帝时期第17-18页
     ·汉宣帝时期第18-19页
   ·唐律对容隐制度的完备化第19-21页
     ·唐律中容隐制度完备化的儒家思想基础第19页
     ·唐律中容隐制度的具体内容第19-20页
     ·唐律中容隐制度的完备对后世之影响第20-21页
   ·清末修律对容隐制度的沿袭与损益第21-23页
     ·清末修律对容隐制度的沿袭第21-22页
     ·清末修律对容隐制度的损益第22-23页
   ·民国时期的相关立法第23页
   ·中国容隐制度的衰微第23-25页
第3章 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存续和衰微的原因探析第25-29页
   ·中国古代容隐制度存续的原因第25-27页
     ·中国特殊的国家观念的持久不变第25页
     ·中华法系的形成第25-26页
     ·儒家法律思想的中心地位第26-27页
   ·中国古代容隐制度衰微的原因第27-29页
     ·中西交汇后儒家思想的衰落第27页
     ·中国伦理社会的逐渐解体第27-28页
     ·容隐制度理念与法治精神的冲突第28-29页
第4章 中国容隐制度现代化转型的价值取向及其现代意义第29-41页
   ·中国现代亲属相隐制度应有的价值取向第29-30页
     ·维系家庭与社会之伦理秩序第29-30页
     ·保障人权第30页
   ·中国容隐制度与现代亲属拒证权制度之间的相通性第30-33页
     ·法律对人性的尊重第30-31页
     ·实用主义的哲学思维第31-32页
     ·法律对秘密交流特权的认可第32-33页
     ·构建法律的权威第33页
   ·中国容隐制度现代化转型的可能性第33-36页
     ·中国容隐制度的伦理色彩仍有其社会基础第33-34页
     ·中国容隐制度并非纯粹的义务性规范第34-35页
     ·中国法治的法律移植经验比较充分第35-36页
   ·中国容隐制度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性第36-41页
     ·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要求第36-37页
     ·继承中国固有法律制度中优良传统的要求第37-38页
     ·降低法律移植风险的要求第38页
     ·保障法益之间相互平衡的要求第38-39页
     ·节约法治成本的要求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埋回填土质高速铁路隧道变形规律及控制变形技术研究
下一篇:大规模新闻网络视频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