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齿轮有限元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齿轮参数化建模及简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齿轮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齿轮修形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7页 |
| 2 斜齿轮建模 | 第17-29页 |
| ·斜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 | 第17-21页 |
| ·齿廓曲线和螺旋线的生成 | 第17-19页 |
| ·斜齿轮基本参数的设置 | 第19-20页 |
| ·创建基本参照圆及齿轮轮廓 | 第20-21页 |
| ·斜齿轮的实体生成 | 第21页 |
| ·斜齿轮计算实例 | 第21-22页 |
| ·斜齿轮模型的简化 | 第22-28页 |
| ·计算模型简化结论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斜齿轮的动静态接触分析 | 第29-45页 |
| ·接触问题的基础 | 第29-31页 |
| ·经典 Hertz 弹性接触理论 | 第30页 |
| ·弹性物体的非 Hertz 接触问题 | 第30-31页 |
| ·接触分析有限元法 | 第31页 |
| ·动力学基本方程 | 第31-32页 |
| ·静态接触分析步骤 | 第32-37页 |
| ·建立模型并划分网格 | 第32-33页 |
| ·定义单元类型、实常数以及材料属性 | 第33-34页 |
| ·创建接触对 | 第34-36页 |
| ·载荷以及边界条件 | 第36-37页 |
| ·求解选项的设置 | 第37页 |
| ·斜齿轮的动态接触应力分析步骤 | 第37-39页 |
| ·动态接触模型的建立以及网格的划分 | 第37页 |
| ·定义单元类型、实常数和材料属性 | 第37-38页 |
| ·定义 PART | 第38页 |
| ·定义接触 | 第38页 |
| ·施加载荷 | 第38-39页 |
| ·分析求解 | 第39页 |
| ·动静态接触的计算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39-44页 |
| ·齿轮啮合接触应力强度计算 | 第39-40页 |
| ·静态接触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0-41页 |
| ·动态接触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41-43页 |
| ·动、静态接触分析结果对比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齿侧隙及齿轮支撑轴刚度对斜齿轮动态接触应力的影响 | 第45-59页 |
| ·齿侧隙对斜齿轮动态接触应力的影响 | 第45-51页 |
| ·齿侧隙的定义 | 第45页 |
| ·不同齿侧隙的动态接触应力 | 第45-51页 |
| ·支撑轴刚度对斜齿轮动态接触的影响 | 第51-58页 |
| ·两端支撑齿轮模型 | 第52页 |
| ·刚性轴支撑齿轮模型 | 第52-53页 |
| ·多个支撑齿轮模型 | 第53页 |
| ·不同支撑轴刚度齿轮模型动态仿真及计算结果分析与比较 | 第53-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斜齿轮修形对动态接触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59-77页 |
| ·常用的齿轮修形方式 | 第59-60页 |
| ·齿廓修形 | 第60-65页 |
| ·斜齿轮齿廓修形原理 | 第60-62页 |
| ·齿廓修形参数的确定 | 第62-65页 |
| ·齿廓修形模型的建立 | 第65页 |
| ·齿向修形 | 第65-71页 |
| ·斜齿轮齿向修形原理 | 第65-67页 |
| ·齿向修形方法简介 | 第67-69页 |
| ·鼓形修形鼓形量的确定 | 第69-71页 |
| ·鼓形修形模型的建立 | 第71页 |
| ·不同修形方式的接触应力分析及比较 | 第71-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结论 | 第77页 |
| ·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 | 第85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5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