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10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三) 研究目的和思路 | 第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二、 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22页 |
(一) 建国以来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 第10页 |
(二) 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10-12页 |
(三) 现行检察监督程序存在的弊端 | 第12-13页 |
(四) 我国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的其他缺陷 | 第13-17页 |
(五) 我国民事诉讼检查监督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7-22页 |
三、 独立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 | 第22-28页 |
(一) 权力控制模式与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 第22-23页 |
(二) 民事检察权的本质属性是法律监督权 | 第23-25页 |
(三) 民事检察权的诉讼权能与监督权的分离 | 第25-26页 |
(四) 独立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设立的目的 | 第26-28页 |
四、 构建独立民事诉讼检察监督程序的设想 | 第28-38页 |
(一) 独立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二) 检察机关监督主体的内在化 | 第29-30页 |
(三) 抗诉事由与当事人再审事由的分离 | 第30-31页 |
(四) 抗诉再审程序的独立性 | 第31-34页 |
(五) 检察机关作为唯一法律监督主体的独立性 | 第34页 |
(六) 抗诉再审程序外检察监督程序的完善 | 第34-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