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行业背景 | 第12-13页 |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学者对国有企业领导人从业操守问题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学者基于利益冲突角度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从业操守研究 | 第15页 |
·国外学者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人从业操守问题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国企领导人廉洁从业与利益冲突管理的一般理论 | 第18-28页 |
·利益冲突管理的一般理论 | 第18-21页 |
·利益冲突管理定义 | 第18页 |
·利益冲突管理类型 | 第18-19页 |
·利益冲突管理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前瞻性策略 | 第19-21页 |
·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 | 第21-28页 |
·完善有效的国有企业惩防体系 | 第22页 |
·切实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 | 第22-23页 |
·经营管理权的正确行使 | 第23-25页 |
·国有企业领导人的自身修养 | 第25-27页 |
·有效的企业监督 | 第27-28页 |
第3章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状况及原因分析 | 第28-36页 |
·国有企业利益冲突管理及其领导人廉洁从业现状分析 | 第28-32页 |
·交易型利益冲突 | 第28-30页 |
·影响型利益冲突 | 第30-31页 |
·“旋转”型利益冲突 | 第31-32页 |
·国有企业领导人腐败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原因分析 | 第32-36页 |
·国有企业领导人腐败行为的一般规律 | 第32-33页 |
·国有企业领导人腐败行为的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第4章 国外国有企业利益冲突管理实践与启示 | 第36-40页 |
·德国控制国有企业的进入程度 | 第36-37页 |
·采用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预算体制直接挂钩的非盈利经营模式 | 第37-38页 |
·杜绝在企业中形成利益集团 | 第38页 |
·健全监督控制体系,有效行使监控权 | 第38-40页 |
第5章 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的对策建议 | 第40-49页 |
·完善国有企业惩防体系 | 第40-42页 |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第40-41页 |
·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第41-42页 |
·完善国有企业决策制度和内部控制体系 | 第42页 |
·重视国有企业领导人从业操守意识教育 | 第42-44页 |
·将国有企业领导人从业操守纳入作风建设序列 | 第42-43页 |
·采取多种途径对国有企业领导人进行反腐教育 | 第43-44页 |
·推进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 第44页 |
·强化领导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的落实与监督 | 第44页 |
·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控制体系 | 第44-46页 |
·健全国有企业纪检监察与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机制 | 第44-45页 |
·丰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的方法与手段 | 第45页 |
·完善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 | 第45-46页 |
·健全全员监督机制 | 第46页 |
·强调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46-49页 |
·国有企业的非盈利性 | 第47页 |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