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的政体观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选题背景 | 第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章士钊的生平以及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2-15页 |
·章士钊的生平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清末民初是章士钊政体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 第15-21页 |
·清末的立宪运动 | 第15-18页 |
·君主立宪的尝试 | 第15-17页 |
·君主立宪派的基本主张 | 第17-18页 |
·内阁制与总统制 | 第18-21页 |
·内阁制与总统制的定义 | 第18-19页 |
·内阁制与总统制之争 | 第19-21页 |
第3章 章士钊政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1-35页 |
·“政本”是章士钊分析清末民初政治的法眼 | 第21-24页 |
·“政本”思想的含义 | 第21-22页 |
·政本思想的作用 | 第22-23页 |
·防专制,促民主 | 第22页 |
·化解国内矛盾 | 第22-23页 |
·对章士钊政本思想的评价 | 第23-24页 |
·章士钊对中央与地方机构设置方面的思想 | 第24-26页 |
·民国初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 第24页 |
·章士钊主张“立法集权,行政分权” | 第24-26页 |
·章士钊的一院制主张 | 第26-28页 |
·一院制与两院制概述 | 第26-27页 |
·章士钊一院制主张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章士钊的内阁制主张 | 第28-35页 |
·章士钊的政党观 | 第29-32页 |
·政党概述 | 第29-30页 |
·政党政治的唯一条件是“党德” | 第30-31页 |
·政党在内阁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第31-32页 |
·章士钊对政党内阁制利弊的剖析 | 第32-33页 |
·章士钊对总统制度优缺点的分析 | 第33页 |
·章士钊力主政党内阁制的原因 | 第33-35页 |
第4章 章士钊与同代其他人物政体思想的初步比较 | 第35-41页 |
·章士钊与宋教仁政体思想的比较 | 第35-36页 |
·章士钊与孙中山政体思想的比较 | 第36-37页 |
·章士钊与张君劢政体思想的比较 | 第37-39页 |
·章士钊与萧公权政体思想的比较 | 第39-41页 |
第5章 章士钊政体思想的特点、历史地位和启示 | 第41-45页 |
·章士钊政体思想的特点 | 第41-42页 |
·内容丰富多变 | 第41页 |
·注重学理化讨论 | 第41-42页 |
·观点超然独立 | 第42页 |
·章士钊政体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2-43页 |
·对当今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43-45页 |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