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基本思路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3-2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6页 |
第2章 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6-36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6-31页 |
·贫困 | 第26页 |
·城市贫困人口 | 第26-27页 |
·社会救助 | 第27-28页 |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第28-29页 |
·医疗救助 | 第29-31页 |
·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理论基础 | 第31-36页 |
·需求层次理论 | 第31-32页 |
·卫生服务公平性理论 | 第32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32-33页 |
·三次分配理论 | 第33-34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34-36页 |
第3章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实证分析 | 第36-56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的现状 | 第36-40页 |
·贫困人口规模扩大 | 第36-37页 |
·贫困人口结构以失业人员为主 | 第37页 |
·贫富差距拉大 | 第37-39页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增长缓慢 | 第39页 |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上升趋势 | 第39-40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 | 第40-43页 |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 第40-41页 |
·个人医疗负担过重 | 第41-42页 |
·城市低保金只能维持基本生活 | 第42-43页 |
·商业医疗保险排斥贫困群体 | 第43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发展现状 | 第43-50页 |
·天津市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第43-45页 |
·天津市四区城市医疗救助基本框架的比较分析 | 第45-49页 |
·天津市城市医疗救助的成效 | 第49-50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6页 |
·单因素分析思路及方法 | 第50页 |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第50-53页 |
·天津市城市医疗救助利用率单因素分析 | 第53-56页 |
第4章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56-66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6-62页 |
·医疗救助覆盖群体有限 | 第56-57页 |
·救助资金增长慢且筹资渠道单一 | 第57页 |
·申请审批程序复杂,多为事后救助 | 第57-58页 |
·以定点医院、大病救助为主 | 第58-59页 |
·缺乏医疗救助评价机制 | 第59-60页 |
·预防保健意识不强 | 第60页 |
·管理部门责任不明确 | 第60-61页 |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 第61-62页 |
·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62-66页 |
·公共服务意识淡薄 | 第62-63页 |
·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 | 第63-64页 |
·行政管理条块分割格局的长期存在 | 第64页 |
·社会对流动人口的歧视 | 第64-65页 |
·对医疗卫生机构监管有待增强 | 第65-66页 |
第5章 完善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对策建议 | 第66-78页 |
·完善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原则 | 第66-69页 |
·公平原则 | 第66页 |
·政府责任原则 | 第66-67页 |
·可及性原则 | 第67-68页 |
·适度原则 | 第68页 |
·效益原则 | 第68-69页 |
·社会化原则 | 第69页 |
·完善天津市城市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具体措施 | 第69-78页 |
·扩大医疗救助覆盖范围 | 第69-70页 |
·拓宽医疗救助筹资渠道 | 第70-71页 |
·简化申请程序和报销程序 | 第71-72页 |
·优化医疗费用结算方式 | 第72-73页 |
·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导作用 | 第73-74页 |
·完善医疗救助评价机制 | 第74-75页 |
·预防优先、防治结合 | 第75-76页 |
·强化医疗救助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附录 | 第82-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