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和解制度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10页 |
第一章 刑事和解制度理论及评价 | 第10-23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概述 | 第10-13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内涵解读 | 第10-11页 |
二、与刑事和解相近的概念界定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论及评价 | 第13-23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 | 第16-21页 |
三、刑事和解制度的缺陷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刑事和解制度经验比较 | 第23-37页 |
第一节 西方刑事和解制度考略 | 第23-30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调处模式 | 第23-24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实践运行 | 第24-29页 |
三、刑事和解制度运行特点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探索 | 第30-37页 |
一、我国刑事和解的探索模式 | 第30-35页 |
二、我国刑事和解的实践特点 | 第35-37页 |
第三章 我国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 | 第37-57页 |
第一节 刑事和解制度必要性研究 | 第37-39页 |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37-38页 |
二、刑事司法改革发展的需要 | 第38-39页 |
三、提高司法效率的需要 | 第39页 |
第二节 刑事和解制度可行性研究 | 第39-42页 |
一、刑事和解制度的文化渊源 | 第39-41页 |
二、刑事和解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刑事和解制度设计面临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将面临广大群众对放纵犯罪的质疑 | 第42-43页 |
二、内部考评机制束缚 | 第43页 |
三、导致司法权滥用 | 第43-44页 |
第四节 我国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 | 第44-57页 |
一、刑事和解的现行法律雏形 | 第44-46页 |
二、刑事和解的制度设计 | 第46-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