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绪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卧底侦查概述 | 第9-14页 |
第一节 卧底侦查的概念 | 第9-10页 |
第二节 卧底侦查的特征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卧底侦查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1-14页 |
一、卧底侦查与诱惑侦查的区别 | 第11-12页 |
二、卧底侦查与特情侦查的区别 | 第12-13页 |
三、卧底侦查与化装侦查的区别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卧底侦查的比较法研究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德国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美国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 | 第18-21页 |
一、台湾地区 | 第18-20页 |
二、澳门特别行政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卧底侦查的基础理论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价值冲突下的卧底侦查 | 第21-23页 |
一、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冲突 | 第21-22页 |
二、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矛盾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卧底侦查正当性的现实基础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卧底侦查正当性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第四章 卧底侦查的相关问题研究 | 第29-36页 |
第一节 卧底侦查的可罚性问题 | 第29-34页 |
一、卧底侦查人员为完成侦查任务实施的"犯罪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 第29-31页 |
二、卧底侦查人员为完成侦查任务而诱使他人犯罪是否具有可罚性 | 第31-32页 |
三、卧底侦查人员为避免暴露而不阻止他人犯罪行为是否具有可罚性 | 第32-33页 |
四、卧底侦查人员基于个人原因实施的犯罪行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卧底侦查的法律规制 | 第36-44页 |
第一节 卧底侦查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卧底侦查的基本原则 | 第37-39页 |
一、法律保留原则 | 第37-38页 |
二、比例原则 | 第38页 |
三、必要性原则 | 第38页 |
四、特定性原则 | 第38-39页 |
五、适度性原则 | 第39页 |
第三节 卧底侦查的程序规制 | 第39-44页 |
一、建立严格的启动审批程序 | 第39-40页 |
二、建立对卧底侦查的监督机制 | 第40-41页 |
三、严格建立卧底侦查人员的安全保障制度 | 第41-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