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9-11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研究的内容、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中可能的难点、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金融危机成因、影响及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 第18-33页 |
·金融危机定义与成因分析 | 第18-27页 |
·理论界定 | 第18-21页 |
·美国抵押贷款及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21-24页 |
·金融危机的成因 | 第24-27页 |
·金融危机对银行业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金融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27-28页 |
·金融危机对欧盟、日本银行业的影响 | 第28-30页 |
·后金融危机时代银行监管的必要性 | 第30-33页 |
·银行系统本身具有脆弱性和风险性 | 第30-31页 |
·维持银行体系 | 第31页 |
·银行经营的负外部效应 | 第31页 |
·保护中小储蓄者利益 | 第31-32页 |
·银行行业的高风险性 | 第32-33页 |
3 危机后发达国家银行业监管改革新内容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33-41页 |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新内容 | 第33-35页 |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3-34页 |
·美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作用 | 第34-35页 |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新内容 | 第35-36页 |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英国银行监管改革的作用 | 第36页 |
·日本银行监管改革的新内容 | 第36-38页 |
·日本银行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6-37页 |
·日本银行监管改革的作用 | 第37-38页 |
·关于《巴塞尔协议Ⅲ》的监管内容 | 第38-39页 |
·危机后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第39-41页 |
4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分析 | 第41-54页 |
·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 | 第41-45页 |
·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45-47页 |
·危机后我国银行监管问题分析 | 第47-52页 |
·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 第48-49页 |
·现场检查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 第49页 |
·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存在不足 | 第49页 |
·监管理念落后 | 第49-50页 |
·监管人才缺乏 | 第50-51页 |
·监管与当前银行经营国际化趋势不相适应 | 第51页 |
·市场退出过于"温和" | 第51-52页 |
·巴塞尔协议Ⅲ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 第52-54页 |
5 后金融危机时代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 第54-58页 |
·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 第54页 |
·完善现场检查体系 | 第54-55页 |
·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 | 第55页 |
·更新监管理念 | 第55-56页 |
·科学培养监管人才 | 第56页 |
·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 | 第56-57页 |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 第57页 |
·加快银行业转型步伐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