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梯度多孔阴极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

目录第1-9页
CATALOG第9-13页
摘要第13-16页
ABSTRACT第16-19页
缩写及符号列表第19-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47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展历程第21-23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第23-25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极化损失第25-29页
     ·活化极化第25-27页
     ·欧姆极化第27页
     ·浓差极化第27-29页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第29-34页
     ·固体电解质第29-32页
     ·阴极材料第32-33页
     ·阳极材料第33-34页
   ·阴极性能及反应动力学第34-35页
   ·梯度多孔阴极的制备第35-36页
   ·SOFC阴极浸渗工艺第36-38页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8-40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38页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8-39页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7页
第二章 造孔剂对LSCF阴极微观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第47-63页
   ·实验过程第47-53页
     ·阴极制备工艺第47-49页
     ·对称双电极电池制备第49-50页
     ·材料表征第50页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0-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9页
     ·不同造孔剂的微观形貌第53-54页
     ·不同造孔剂的热分析第54-55页
     ·不同造孔剂对流延成型浆料粘度的影响第55-56页
     ·造孔剂对多孔LSCF阴极微观结构的影响第56-57页
     ·造孔剂对多孔LSCF阴极性能的影响第57-59页
   ·本章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三章 LSCF梯度多孔阴极制备及性能研究第63-89页
   ·实验过程第63-69页
     ·不同粒径LSCF粉体的合成第63-65页
     ·梯度多孔阴极制备第65-66页
     ·对称双电极电池制备第66页
     ·三电极电池制备第66-67页
     ·单电池的制备第67-68页
     ·单电池的电流-电压(I-V)测试第68-69页
     ·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表征第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83页
     ·合成温度对LSCF晶相组成的影响第69-70页
     ·不同粒径LSCF粉体的微观形貌第70-72页
     ·不同石墨及淀粉含量对LSCF多孔阴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72-75页
     ·烧结温度对LSCF阴极电化学性能及微观形貌的影响第75-76页
     ·梯度多孔LSCF阴极的界面阻抗图谱第76-79页
     ·梯度多孔LSCF的微观形貌第79-80页
     ·不同氧分压对LSCF梯度多孔阴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80-82页
     ·单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第82页
     ·梯度多孔阴极长期稳定性能研究第82-83页
   ·本章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第四章 Sm_(0.2)Ce_(0.8)O_(2-δ)(SDC)浸渗LSCF阴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9-105页
   ·实验过程第89-90页
     ·对称电池及单电池的制备第89页
     ·浸渗溶液的制备及浸渗过程第89-90页
     ·对称电池及单电池测试第90页
     ·LSCF致密基片的制备第90页
     ·物相表征和微观结构表征第90页
   ·结果与讨论第90-102页
     ·不同溶剂在LSCF表面的润湿性能第90-92页
     ·SDC物相组成分析第92-93页
     ·LSCF阴极的可重复性第93页
     ·SDC浸渗LSCF阴极的微观形貌第93-95页
     ·不同浸渗浓度对LSCF-SDC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95-99页
     ·单电池性能以及长期稳定性研究第99-102页
   ·本章结论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5页
第五章 La_(0.85)Sr_(0.15)MnO_(3-δ)(LSM)浸渗LSCF阴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5-119页
   ·实验过程第105-107页
     ·三电极电池及单电池的制备第105页
     ·浸渗溶液的制备及浸渗过程第105-106页
     ·三电极电池及单电池测试第106页
     ·LSCF致密基片的制备第106页
     ·物相表征和微观结构表征第106-107页
   ·结果与讨论第107-116页
     ·LSM物相组成及热分析第107-108页
     ·LSM在致密LSCF基片上的涂覆第108-109页
     ·LSM浸渗LSCF阴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109-112页
     ·LSM浸渗LSCF阴极的微观结构第112-113页
     ·LSM浸渗LSCF单电池性能研究第113-116页
   ·本章结论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19页
第六章 LSM增强LSCF阴极性能机理探讨第119-131页
   ·实验过程第119-120页
     ·电池的设计及制备第119-120页
     ·电池的测试与表征第120页
   ·结果与讨论第120-128页
     ·LSCF衰减机理分析第120-122页
     ·LSM增强LSCF阴极性能的机理研究第122-128页
   ·本章结论第128-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3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1-135页
   ·研究工作结论第131-133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133-134页
   ·展望第134-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附录Ⅰ: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第137-139页
附录Ⅱ:外文论文第139-158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数字脉冲逆变焊接电源控制策略与应用的研究
下一篇:特定运动状态下车辆瞬态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