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属—电介质—金属吸收器结构的非线性增强效应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各类金属纳米结构第11-15页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第15-17页
        1.3.1 传统非线性材料第15-16页
        1.3.2 金属非线性材料第16页
        1.3.3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非线性材料第16-17页
    1.4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理论第17-18页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第18-19页
2 非线性光学理论第19-31页
    2.1 非线性光学基本理论第19-24页
        2.1.1 非线性极化率第19-20页
        2.1.2 非线性效应的波动方程描述第20-23页
        2.1.3 相位匹配条件第23-24页
    2.2 非线性效应与介质的中心对称性第24-26页
        2.2.1 非中心对称介质第24-26页
        2.2.2 中心对称介质第26页
    2.3 介质界面上的非线性光学第26-30页
    2.4 本章总结第30-31页
3 非线性光学仿真原理及实验装置第31-41页
    3.1 有限时域差分法的仿真理论第31-37页
        3.1.1 有限时域差分法的概述第31-33页
        3.1.2 有限时域差分法的基本原理第33-36页
        3.1.3 有限时域差分法非线性计算参数的设置第36-37页
    3.2 非线性光学实验装置第37-40页
        3.2.1 电子束光刻技术第37-38页
        3.2.2 非线性光学测量光路第38-40页
    3.3 本章总结第40-41页
4 金-氧化铝-金三层吸收器结构的非线性效应第41-50页
    4.1 金属纳米结构与表面二阶非线性效应第41页
    4.2 数值计算结果第41-46页
    4.3 实验结果第46-49页
        4.3.1 样品的制备第46-47页
        4.3.2 实验测量结果第47-49页
    4.4 本章总结第49-50页
5 高分子聚合物与金混合吸收器结构的非线性效应第50-61页
    5.1 共轭聚合物MEH-PPV的非线性特性第50-53页
    5.2 MEH-PPV膜的制备与光学特性第53-56页
    5.3 数值计算结果第56-60页
    5.4 本章总结第60-61页
6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作者简介第69页
攻读硬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物与成己的融合:创造教育目标研究
下一篇:孔子的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