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史论文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研究

内容提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引论第8-12页
 一、 童蒙教育文献的产生及发展状况第8-11页
 二、 童蒙教育文献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上篇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源流考述第12-26页
 一、 隋唐以前创作、隋唐时仍广为流传的童蒙教育文献第12-19页
  1、 《孝经》第12-14页
  2、 《三苍》第14-15页
  3、 《急就篇》第15-17页
  4、 《凡将》第17页
  5、 《千字文》第17-19页
 二、 隋唐时创作的童蒙教育文献第19-26页
  1、 《开蒙要训》第19-20页
  2、 《蒙求》第20-22页
  3、 《太公家教》第22-23页
  4、 《兔园策府》第23-25页
  5、 《咏史诗》第25-26页
下篇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内容分析第26-48页
 一、 童蒙教育文献的内容研究第26-38页
  1、 童蒙教育文献中的识字教育第27-28页
  2、 童蒙教育文献的知识教育第28-32页
   (1)、 天文宇宙知识第28-29页
   (2)、 地理自然知识第29-30页
   (3)、 物产器用知识第30页
   (4)、 社会生活常识第30-31页
   (5)、 历史文化知识第31-32页
  3、 童蒙文献中的道德教育第32-38页
   (1)、 国家民族第33-34页
   (2)、 社会交往第34-36页
   (3)、 日常家居第36-37页
   (4)、 个人修养第37-38页
 二、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的特点第38-48页
  1、 从创作内容上看第38-41页
   (1)、 由单纯的识字启蒙书籍向识字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并重的方向发展第38-40页
   (2)、 文献中大量使用历史典故第40页
   (3)、 出现了为满足科举考试需要而编写的童蒙教育书籍第40-41页
  2、 从编排形式来看第41-45页
   (1)、 篇幅小、句子短、语言简练、知识容量大第41-42页
   (2)、 行文技巧高超:教之以事、动之以情、引之以趣第42-44页
   (3)、 创新了童蒙教育文献的表现形式,隋唐童蒙教育文献在创作形式上出现了诗歌化的倾向第44-45页
  3、 隋唐童蒙文献的部分作者平民,使文献呈生活化特点第45-46页
  4、 推陈出新是隋唐童蒙教育文献的鲜明特点第46-47页
  5、 隋唐时童蒙教育文献开始走向世界第47-48页
结语第48-51页
 一、 注重文献的阅读对象,能根据儿童的年龄实际和生理心理特点,编撰通俗易懂、简短易记、形式新颖的童蒙教材,为文化知识的普及及传播作出贡献第48页
 二、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为我们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有利于后人对这一时期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第48-49页
 三、 隋唐童蒙教育文献有深远的影响第49-51页
附: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世纪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历史使命及发展思路
下一篇: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