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电信行业发展方向的改变 | 第10-11页 |
| ·3G时代的发展机遇 | 第11-12页 |
| ·校园移动通讯市场潜力分析 | 第12-13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2章 理论综述 | 第16-30页 |
| ·战略管理理论工具 | 第16-18页 |
| ·营销管理理论综述 | 第18-21页 |
| ·STP战略 | 第18-19页 |
| ·营销组合策略 | 第19-20页 |
| ·关系营销 | 第20页 |
| ·整合营销传播 | 第20-21页 |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 ·3G技术的影响 | 第22-24页 |
| ·三种制式的3G技术简介 | 第22-23页 |
| ·3G技术对移动通信行业的影响 | 第23页 |
| ·三种制式的3G技术商用现状 | 第23-24页 |
| ·国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营销经验介绍 | 第24-26页 |
| ·国外移动通信运营商营销模式沿革 | 第24-25页 |
| ·客户导向下的市场细分 | 第25页 |
| ·3G业务发展要点 | 第25-26页 |
| ·校园市场营销经验介绍 | 第26-29页 |
| ·江苏校园移动通讯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27-28页 |
| ·校园通信市场入驻条款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3章 3G背景下的江苏移动通讯市场分析 | 第30-44页 |
| ·国内通信运营市场现状 | 第30-32页 |
| ·三大通信运营商实力角逐 | 第30-32页 |
| ·江苏移动通信行业现状 | 第32页 |
| ·江苏移动通讯市场行业分析 | 第32-37页 |
|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第32-34页 |
|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第34页 |
|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第34-35页 |
|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第35-36页 |
|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第36-37页 |
| ·竞争环境下的江苏联通SWOT分析 | 第37-40页 |
| ·优势分析(Strength) | 第37-38页 |
| ·劣势分析(Weakness) | 第38页 |
| ·机会分析(opportunity) | 第38-39页 |
| ·威胁分析(Threat) | 第39-40页 |
| ·3G业务背景下江苏校园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格局 | 第40-42页 |
| ·各运营商在高校市场经营现状 | 第40-41页 |
| ·3G对江苏联通高校移动通讯业务竞争的影响(SWOT分析) | 第41-42页 |
| ·江苏移动通讯市场顾客细分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江苏校园移动通讯市场细分 | 第44-56页 |
| ·市场细分研究设计 | 第44页 |
| ·问卷设计 | 第44页 |
| ·样本选择 | 第44页 |
| ·数据分析 | 第44-53页 |
| ·因子分析 | 第45-49页 |
| ·聚类分析 | 第49-51页 |
| ·回归分析 | 第51-53页 |
| ·细分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 ·目标市场选择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5章 江苏联通校园移动通讯营销策略设计 | 第56-69页 |
| ·利益相关者营销 | 第56-57页 |
| ·利益相关者营销重要性 | 第56页 |
| ·利益相关者营销策略 | 第56-57页 |
| ·直接顾客营销策略 | 第57-68页 |
| ·两个目标子市场需求特征 | 第57-58页 |
| ·目标市场行为特征 | 第58-59页 |
| ·营销组合指导下江苏联通校园市场营销策略设计 | 第59-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发展 | 第69-71页 |
| ·研究结论 | 第69页 |
| ·研究局限和未来发展方向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