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概述 | 第9-15页 |
(一) 人格与人格教育的理解 | 第9-12页 |
1. 人格的内涵 | 第9-10页 |
2. 人格教育的界定 | 第10-11页 |
3. 人格教育的目标 | 第11-12页 |
(二) 中外人格教育的历史 | 第12-13页 |
1. 国内人格教育的演进 | 第12页 |
2. 国外人格教育的发展 | 第12-13页 |
3. 中外人格教育的整合 | 第13页 |
(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人格教育的辩证关系 | 第13-15页 |
1.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 第13-14页 |
2. 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是实现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14页 |
3. 人格教育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第14-15页 |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客观依据 | 第15-24页 |
(一) 基础教育真谛的追求 | 第15-17页 |
1.引领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 | 第15-16页 |
2.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 | 第16页 |
3.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选择 | 第16-17页 |
(二) 新课程标准的需求 | 第17-18页 |
1. 彰显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力量 | 第17页 |
2. 实现新课程目标的现实需求 | 第17-18页 |
3. 推动新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18页 |
(三) 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要求 | 第18-24页 |
1. 教学理念落后忽视人格塑造 | 第22-23页 |
2. 教学方法陈旧漠视人格培养 | 第23页 |
3. 评价机制刻板抑制人格发展 | 第23-24页 |
三、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的现实路径 | 第24-31页 |
(一) 更新教学理念——丰富人格教育 | 第24-26页 |
1. 关注教学理念挖掘教材中的人格教育资源 | 第24页 |
2. 探索教学理念发挥教师对人格教育的示范作用 | 第24-25页 |
3. 实现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人格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 第25-26页 |
(二) 重构教学模式——指引人格教育 | 第26-29页 |
1. 人格教育的主要手段:案例教学模式 | 第26页 |
2. 人格教育的有效方法:合作教学模式 | 第26-27页 |
3. 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研究性教学模式 | 第27-29页 |
(三) 优化教学评价——发展人格教育 | 第29-31页 |
1. 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价原则 | 第29-30页 |
2. 完善详实全面的评价内容 | 第30页 |
3. 健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 第30-31页 |
结束语 | 第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附录 l: 高中生政治教学人格教育调查表 | 第34-37页 |
附录 2:人格教育调查数据统计表 | 第37-39页 |
附录 3:高中思想政治学生学习成绩评价表 | 第39-40页 |
附录 4:研究生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