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认同的探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概念的界定 | 第11-13页 |
(一) 认同的内涵 | 第11-13页 |
(二) 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认同的内涵 | 第13页 |
二、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的认同现状 | 第13-21页 |
三、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认同现状的归因分析 | 第21-26页 |
(一) 社会因素 | 第21-22页 |
1、教育目的功利化 | 第21-22页 |
2、学科特点局限 | 第22页 |
3、相应的评价体系缺乏 | 第22页 |
(二) 家庭因素 | 第22-23页 |
1、家长的教育意识有待转变 | 第22-23页 |
2、家长的教育行为有待改变 | 第23页 |
(三) 学校因素 | 第23-26页 |
1、学校领导及其他学科任课教师 | 第23页 |
2、学科教师 | 第23-25页 |
3、学生本身 | 第25-26页 |
四、增强初中生对思想品德课认同的方法与策略 | 第26-38页 |
(一) 社会应为初中生提供增强认同的保障 | 第26-30页 |
1、让学习成为一种需要 | 第26-27页 |
2、淡化学科知识 | 第27-29页 |
3、改革评价方式 | 第29-30页 |
(二) 家庭应为初中生提供增强认同的氛围 | 第30-31页 |
1、家长要转变观念 | 第30-31页 |
2、家长要身体力行 | 第31页 |
(三) 学校应为初中生提供增强认同的平台 | 第31-38页 |
1、学校领导及其它学科任课教师 | 第31-32页 |
2、学科教师 | 第32-38页 |
3、学生本身 | 第38页 |
结论 | 第38-40页 |
注释 | 第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附录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