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IPO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理论意义 | 第8-9页 |
·实际意义 | 第9页 |
·研究框架 | 第9-10页 |
·研究创新 | 第10-11页 |
2 文献回顾 | 第11-20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盈余管理定义 | 第11页 |
·IPO 定义 | 第11-12页 |
·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有关IPO 的文献 | 第12-13页 |
·有关盈余管理的文献 | 第13-14页 |
·有关IPO 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的文献 | 第14-16页 |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第16-20页 |
·有关IPO 的文献 | 第16-17页 |
·有关IPO 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的文献 | 第17-20页 |
3 我国的现实背景分析 | 第20-25页 |
·股票发行市场基本描述 | 第20-21页 |
·有关公司新股发行的法律法规 | 第21-22页 |
·盈余管理动机及滋生条件 | 第22-25页 |
·盈余管理动机 | 第22-23页 |
·IPO 盈余管理滋生的条件 | 第23-25页 |
4 实证设计 | 第25-29页 |
·实证分析期间 | 第25页 |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样本选取 | 第25-26页 |
·研究假设与模型 | 第26-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6-27页 |
·研究模型 | 第27-28页 |
·统计工具 | 第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5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29-46页 |
·假设一的实证分析 | 第29-32页 |
·假设二的实证分析 | 第32-37页 |
·检验修正的琼斯模型 | 第32-34页 |
·检验笔者修正后的模型 | 第34-37页 |
·假设三的实证分析 | 第37-40页 |
·假设四的实证分析 | 第40-46页 |
6 启示与建议 | 第46-54页 |
·从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得到的启示 | 第46-47页 |
·利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选用 | 第46页 |
·利用关联方交易 | 第46页 |
·利用无形资产的确认和摊销 | 第46页 |
·利用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 | 第46-47页 |
·利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 第47页 |
·利用资产重组 | 第47页 |
·利用会计政策变更 | 第47页 |
·加强IPO 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监管的建议 | 第47-54页 |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行 | 第47-48页 |
·加强证券监管当局的监管力度 | 第48-49页 |
·加强审计机构的监控力度 | 第49页 |
·加强评估机构的监控力度 | 第49-50页 |
·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 第50页 |
·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50-51页 |
·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 第51-52页 |
·健全保荐人制度 | 第52页 |
·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 第52-54页 |
7 结论及局限性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局限性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详细摘要 | 第6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