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可持续发展呼唤可持续发展德育 | 第11-18页 |
·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1-13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 第11-12页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第12-13页 |
·可持续发展与德育密不可分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人类自我教育的结果 | 第13页 |
·可持续发展理念宏观上意蕴着人类对自我的普遍关怀 | 第13-14页 |
·可持续发展理念微观上意蕴着对理想人格的价值重塑 | 第14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提出 | 第14-18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提出的必要性 | 第14-15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首要组成部分 | 第15-16页 |
·对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理解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理论阐述 | 第18-30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哲学基础 | 第18页 |
·教育学基础 | 第18-19页 |
·伦理学基础 | 第19-20页 |
·生态学基础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内容 | 第20-27页 |
·发展观 | 第21页 |
·自然观 | 第21-23页 |
·科技观 | 第23-24页 |
·生产和消费观 | 第24-26页 |
·公平和合作观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特点和目标 | 第27-28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特点 | 第27-28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目标 | 第28页 |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核心理念 | 第28-30页 |
·尊重 | 第28-29页 |
·责任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德育的实施 | 第30-41页 |
·国外可持续发展德育实施的借鉴 | 第30-32页 |
·英国 | 第30页 |
·澳大利亚 | 第30-31页 |
·美国 | 第31-32页 |
·加拿大 | 第32页 |
·我国可持续发展德育实施的构想 | 第32-41页 |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补充 | 第32-34页 |
·知识传授与实践体验相促进 | 第34-36页 |
·文化熏陶与养成教育相结合 | 第36-39页 |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渗透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详细摘要 | 第46-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