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压力与支护论文--矿山压力与岩层移动论文--冲击地压论文

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及其应用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20页
1 前言第20-34页
   ·选题的研究意义第20-22页
   ·冲击矿压的研究现状第22-30页
     ·冲击矿压概述第22-24页
     ·冲击矿压的机理第24-25页
     ·冲击矿压的监测预报第25-29页
     ·冲击矿压的治理第29-30页
   ·组合煤岩冲击效应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第30-32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2-34页
2 煤岩组合冲击效应的实验研究第34-52页
   ·实验研究背景第34-35页
   ·实验目的、内容及方案第35-36页
     ·实验目的第35页
     ·实验内容第35页
     ·实验方案第35-36页
   ·煤岩组合试样冲击倾向性测定第36-43页
     ·试样测定指标第36页
     ·试样加工第36页
     ·实验系统第36-38页
     ·实验系统参数第38-39页
     ·冲击倾向性测定结果第39-43页
   ·煤岩组合试样冲击倾向性的演化规律第43-46页
     ·煤岩组合试样各亚层的单轴抗压强度第43页
     ·组合与纯煤试样冲击倾向性差异第43-44页
     ·煤样强度对试样冲击倾向性的演化规律第44-45页
     ·顶板强度对试样冲击倾向性的演化规律第45页
     ·顶板厚度对试样冲击倾向性的演化规律第45-46页
   ·煤岩组合试样冲击倾向性与声电耦合规律第46-49页
     ·煤岩组合试样强度与声电信号的耦合规律第46-47页
     ·试样的顶板高度比例与声发射信号的耦合规律第47-48页
     ·冲击倾向性指数与声发射信号的耦合规律第48-49页
   ·煤岩组合试样冲击破坏的声电效应规律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3 组合煤岩体冲击破坏过程的微震效应第52-70页
   ·实验研究背景第52-54页
   ·实验目的、内容及方案第54页
     ·实验目的第54页
     ·实验内容第54页
     ·实验方案第54页
   ·煤岩组合试样冲击破坏微震信号的采集第54-61页
     ·微震信号参数第54-55页
     ·实验试样第55页
     ·实验系统第55-57页
     ·实验系统参数第57页
     ·微震信号采集结果第57-61页
   ·微震信号分析第61-65页
     ·最大振幅与冲击倾向性的关系第61-62页
     ·最大振幅与顶-煤高度比值的关系第62页
     ·冲击前兆微震信号的频谱特性第62-65页
   ·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的微震效应规律第65-68页
     ·工作面地质技术条件第65-66页
     ·微震监测系统简介第66-67页
     ·微震信号的频谱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第67-68页
   ·小结第68-70页
4 煤岩组合体冲击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第70-90页
   ·前言第70-71页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第71-73页
     ·模型参数及边界条件第71-72页
     ·模拟方案及步骤第72-73页
   ·冲击震源能量对巷道冲击的影响第73-77页
   ·顶板岩层特性对巷道冲击的影响第77-82页
   ·煤层抗压强度对巷道冲击的影响第82-84页
   ·巷道冲击破坏过程的分时步模拟第84-88页
   ·小结第88-90页
5 组合煤岩体冲击效应的机理分析第90-108页
   ·煤岩体冲击破坏的机理研究第90-91页
   ·组合煤岩体冲击破坏的机理模型第91-96页
   ·组合煤岩体冲击破坏的能量分析第96-103页
     ·冲能U_s 的影响因素第99-102页
     ·冲能U_s 与冲击倾向性的关系第102-103页
   ·组合煤岩体冲击破坏的声电效应机理第103-106页
   ·小结第106-108页
6 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第108-124页
   ·组合煤岩冲击破坏的能量判据第108-110页
   ·组合煤岩冲击强度的影响因素第110-112页
     ·煤体的强度第110-111页
     ·顶板的强度第111页
     ·顶板的厚度第111-112页
     ·矿震能量第112页
   ·组合煤岩的强度弱化减冲原理第112-117页
     ·强度弱化减冲原理第112-115页
     ·弱化结构的设置第115-116页
     ·弱化结构的作用第116-117页
   ·组合煤岩冲击破坏的弱化控制技术第117-123页
     ·关键技术参数第117-122页
     ·弱化效果检验第122-123页
   ·小结第123-124页
7 冲击矿压灾害强度的弱化控制实践第124-136页
   ·引言第124页
   ·三河尖煤矿9202 工作面冲击强度弱化控制第124-135页
     ·工作面生产地质条件概述第124-127页
     ·工作面冲击灾害强度的影响因素第127-130页
     ·工作面冲击灾害强度的弱化控制第130-131页
     ·工作面冲击灾害强度的弱化效果检验第131-135页
   ·小结第135-136页
8 全文总结及后续研究第136-140页
   ·全文总结第136-138页
   ·后续研究第138-140页
参考文献第140-149页
作者简历第149-15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53页

论文共1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睡美人”转座子系统对于外源基因整合和表达促进作用
下一篇: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分析与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