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国家补偿理论 | 第11页 |
·补偿对象 | 第11页 |
·补偿的审理主体 | 第11-12页 |
·补偿的金额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归纳的方法 | 第12页 |
·比较分析方法 | 第12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第2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概述 | 第13-20页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 第13-15页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 | 第13-14页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特征 | 第14-15页 |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5-20页 |
·法理基础 | 第15-16页 |
·价值取向 | 第16-20页 |
第3章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考察 | 第20-25页 |
·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现状与分析 | 第20-23页 |
·刑事被害人社会救济的局限性 | 第20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司法实践的局限性 | 第21-23页 |
·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23-25页 |
·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 第23-24页 |
·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 第24-25页 |
第4章 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借鉴 | 第25-32页 |
·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5-30页 |
·补偿对象 | 第25-26页 |
·补偿金来源 | 第26-27页 |
·补偿范围与限制 | 第27-29页 |
·补偿程序 | 第29-30页 |
·国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借鉴 | 第30-32页 |
第5章 构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第32-40页 |
·补偿的基本原则 | 第32页 |
·及时原则 | 第32页 |
·赔偿为主补偿为辅原则 | 第32页 |
·补偿的力度与损害的程度相适应的原则 | 第32页 |
·补偿对象与限制 | 第32-34页 |
·范围与数额 | 第34-35页 |
·补偿金的来源 | 第35-36页 |
·补偿机构和程序 | 第36-38页 |
·补偿的形式 | 第38-40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作者简介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