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1页 |
·研究意义 | 第7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 | 第7-8页 |
·国内外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和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关联性 | 第11-18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创新功能 | 第11-13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11-12页 |
·产业集群的创新功能 | 第12-13页 |
·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和要素 | 第13-15页 |
·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第13-14页 |
·区域国际竞争力的要素 | 第14-15页 |
·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关联性 | 第15-18页 |
·产业集群和区域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 第15-17页 |
·产业国际竞争力对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宁波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8-34页 |
·宁波主要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 第18-22页 |
·宁波产业竞争力现状 | 第22-26页 |
·宁波国际竞争力现状 | 第26-30页 |
·宁波国际竞争力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宁波国际竞争力现实基础 | 第27-30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不显著,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空间中缺乏竞争优势 | 第30-31页 |
·生产装备陈旧、工艺水平落后,制约了主要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第31页 |
·技术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提升宁波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原则和战略重点 | 第34-41页 |
·基本原则 | 第34-36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4页 |
·自主创新原则 | 第34-35页 |
·品牌带动原则 | 第35页 |
·市场机制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原则 | 第35页 |
·信息化带动原则 | 第35-36页 |
·开放带动原则 | 第36页 |
·战略重点 | 第36-41页 |
·以三大产业集群为重点,构建宁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本架构 | 第36-37页 |
·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 第37-38页 |
·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 | 第38页 |
·在重点企业发展壮大一批国家和省、市级工程(技术)中心 | 第38页 |
·重点建设吸引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集聚的市研发园区 | 第38-39页 |
·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 | 第39页 |
·促进科技中介机构、科技服务平台和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 | 第39页 |
·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力度 | 第39-40页 |
·打好“宁波制造”牌 | 第40-41页 |
第五章 提升宁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第41-49页 |
·重视产业集群的定位,加强产业集群的引导和规划 | 第41-42页 |
·完善科技管理的体制 | 第42-43页 |
·建立健全符合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要求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43页 |
·加快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载体—专业工业园区的培育 | 第43-44页 |
·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 第44-45页 |
·积极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改善企业创新环境和提高创新效率 | 第45-46页 |
·引导企业根据本身现实情况,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企业制度 | 第46-47页 |
·培育区域创新文化 | 第47-48页 |
·发起并建设区域创新圈,大力吸纳区域创新要素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