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

德州IP城域网二期优化工程实施方案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3页
   ·引言第11页
   ·网络优化背景第11-12页
     ·网络优化的必要性第11-12页
     ·网络优化的可行性第12页
   ·网络优化的重要意义第12-13页
第二章 业务、网络的现状及需求第13-22页
   ·业务发展现状第13-15页
     ·发展环境分析第13-14页
     ·业务发展情况第14-15页
   ·业务需求分析第15-18页
     ·我国宽带业务发展情况分析第15-18页
     ·德州网通宽带 IP野物需求分析第18页
   ·网络发展现状第18-22页
     ·现有网络状况第18-19页
     ·一期网络拓扑结构第19-20页
     ·现有网络缺点分析第20-22页
第三章 应用理论第22-38页
   ·OSI模型第22-23页
   ·路由器及路由协议第23-26页
   ·NAT第26-27页
     ·NAT概述第26-27页
     ·NAT原理及配置简介第27页
   ·RIP协议第27-28页
   ·BGP协议第28-32页
     ·BGP原理第28-29页
     ·BGP拓扑模型第29-30页
     ·BGP的邻居关系第30-31页
     ·路由的聚合第31页
     ·BGP的路径选择第31-32页
   ·OSPF协议第32-35页
     ·ospf原理第32-33页
     ·SPF算法第33-34页
     ·OSPF的优点第34页
     ·OSPF的缺点第34-35页
   ·PPPOE协议第35-36页
   ·QOS第36-38页
第四章 城域网改造实施方案第38-61页
   ·网络优化的目标第38页
   ·网络改造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第38-39页
     ·NAT自身的缺陷第38页
     ·真实 IP地址依然匮乏第38-39页
     ·网络处理能力的不足第39页
   ·网络结构的调整第39-43页
     ·城域网二期拓扑示意图第39-40页
     ·城域网出口路由策略第40-41页
     ·城域网路由结构第41-42页
     ·优化后的优势第42-43页
   ·网络调整规划第43-48页
     ·VLAN的划分第43-44页
     ·路由调整第44-45页
     ·接入层配置第45-46页
     ·QOS配置第46-47页
     ·冗余备份第47页
     ·用户管理第47-48页
   ·BAS设备的布置第48-49页
     ·德州宽带接入服务器的部署第48页
     ·PPPOE VLAN分配第48-49页
     ·数据配置第49页
   ·IP地址规划第49-51页
     ·IP分配原则第49-50页
     ·德州 IP地址需求第50-51页
   ·接入业务第51页
     ·宽带专线业务第51页
     ·宽带拨号业务第51页
   ·网管的实现第51-54页
     ·网管系统架构的设计第51-53页
     ·德州城域网络管理设计第53-54页
   ·网络优化的具体实现第54-61页
     ·网络调整说明第54页
     ·网络调整准备第54-55页
     ·联 IP的调整第55-56页
     ·LOOPBACK的调整第56页
     ·用户 IP的调整第56-58页
     ·VLAN的调整第58-59页
     ·城域网出口的调整第59-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系统总结第61页
   ·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分方程李群理论的一些探索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DSP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