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藏族吉祥符号及其象征意义
| 摘要 | 第1-4页 |
| 外文摘要 | 第4-14页 |
| 绪论 | 第14-17页 |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第14-15页 |
| (一) 符号与文化 | 第14页 |
| (二) 藏族吉祥符号与传统文化 | 第14-15页 |
| 二、相关的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 第一章 藏族吉祥符号文化概述 | 第17-25页 |
| 第一节 吉祥符号文化概述 | 第17-20页 |
| 一、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吉祥文化 | 第17-18页 |
| 二、吉祥符号的来源 | 第18-19页 |
| 三、吉祥符号的构成方式 | 第19页 |
| 四、吉祥符号的象征性 | 第19-20页 |
| 五、吉祥符号的民族性 | 第20页 |
| 第二节 藏族吉祥符号 | 第20-25页 |
| 一、从藏族吉祥符号看藏族文化 | 第20-21页 |
| 二、藏族吉祥符号的来源 | 第21-22页 |
| 三、藏族吉祥符号的分类 | 第22页 |
| 四、藏族吉祥符号的构成方式 | 第22-23页 |
| 五、藏族吉祥符号的表现形式 | 第23页 |
| 六、藏族吉祥符号的宗教意义 | 第23-24页 |
| 七、藏族吉祥符号的民俗意义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吉祥八宝 | 第25-38页 |
| 第一节 吉祥八宝图案概述 | 第25页 |
| 第二节 宝伞 | 第25-27页 |
| 一、宝伞的特征 | 第25-26页 |
| 二、宝伞的象征意义 | 第26-27页 |
| 第三节 金鱼 | 第27-29页 |
| 一、金鱼的特征 | 第27-28页 |
| 二、金鱼的象征意义 | 第28-29页 |
| 第四节 宝瓶 | 第29-30页 |
| 一、宝瓶的特征 | 第29页 |
| 二、宝瓶的象征意义 | 第29-30页 |
| 第五节 莲花 | 第30-31页 |
| 一、莲花概述 | 第30页 |
| 二、莲花的宗教意义 | 第30-31页 |
| 三、莲花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31页 |
| 第六节 右旋海螺 | 第31-32页 |
| 一、右旋海螺的特征 | 第31-32页 |
| 二、海螺的宗教文化意义 | 第32页 |
| 三、海螺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32页 |
| 第七节 吉祥结 | 第32-34页 |
| 一、吉祥结概述 | 第32-33页 |
| 二、吉样结的宗教象征意义 | 第33页 |
| 三、吉祥结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33-34页 |
| 第八节、胜利幢 | 第34-35页 |
| 一、胜利幢概述 | 第34-35页 |
| 二、胜利幢的宗教意义 | 第35页 |
| 第九节 法轮 | 第35-37页 |
| 一、法轮概述 | 第35-36页 |
| 二、法轮的象征意义 | 第36-37页 |
| 第十节 达杰崩桑(瓶形八宝)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吉祥八物 | 第38-44页 |
| 第一节 吉祥八物概述 | 第38-40页 |
| 第二节 藏族吉祥八物的来源 | 第40页 |
| 第三节 藏族吉祥八物的象征意义 | 第40-44页 |
| 一、吉祥八物与八正道 | 第41-42页 |
| 二、以佛教的"四业"看吉祥八物 | 第42-44页 |
| 第四章 七政宝 | 第44-54页 |
| 第一节 七政宝概述 | 第44页 |
| 第二节 金轮宝 | 第44-45页 |
| 一、金轮宝的特征 | 第44-45页 |
| 二、金轮宝的象征意义 | 第45页 |
| 第三节 神珠宝 | 第45-46页 |
| 一、神珠宝的特征 | 第45-46页 |
| 二、神珠宝的象征意义 | 第46页 |
| 第四节 王后宝 | 第46-47页 |
| 一、王后宝的特征 | 第46-47页 |
| 二、王后宝的象征意义 | 第47页 |
| 第五节 大臣宝 | 第47-48页 |
| 一、大臣宝的特征 | 第47-48页 |
| 二、大臣宝的象征意义 | 第48页 |
| 第六节 大象宝 | 第48-50页 |
| 一、大象宝的特征 | 第48-49页 |
| 二、大象宝的象征意义 | 第49-50页 |
| 第七节 胜马宝 | 第50-51页 |
| 一、胜马宝的特征 | 第50页 |
| 二、胜马宝的象征意义 | 第50-51页 |
| 第八节 将军宝 | 第51-52页 |
| 一、将军宝的特征 | 第51-52页 |
| 二、将军宝的象征意义 | 第52页 |
| 第九节、七政宝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六长寿 | 第54-58页 |
| 第一节 六长寿图案概述 | 第54-55页 |
| 第二节 六长寿图案的象征意义 | 第55页 |
| 第三节 六长寿图案的表现方式 | 第55-56页 |
| 第四节 六长寿图案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和睦四瑞图 | 第58-62页 |
| 第一节 和睦四瑞图案概述 | 第58-59页 |
| 第二节 和睦四瑞图案的表现手法 | 第59-60页 |
| 第三节 和睦四瑞吉祥图案的象征意义 | 第60页 |
| 第四节 和睦四瑞吉祥图案的文化价值 | 第60-62页 |
| 一、以行善为本的人格道德和谐观 | 第60-61页 |
| 二、以尊重、平等、和睦为主的人际和谐观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藏族吉祥符号与新世纪 | 第62-67页 |
| 第一节 藏族吉祥符号与现时代 | 第62页 |
| 第二节 藏族吉祥符号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第62-64页 |
| 第三节 从专利权思考藏族吉祥文化 | 第64-65页 |
| 第四节 关于藏族吉祥符号研究的几点思考 | 第65-67页 |
| 一、以认识藏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 第65-66页 |
| 二、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方法为手段 | 第66-67页 |
| 结束语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 后记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