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秧田制的中学教室座位优化安排研究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引论第11-19页
   ·研究缘起第11页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第11-17页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二章 中学座位安排的现行模式概述第19-25页
   ·中学座位安排的现行模式第19-22页
   ·中学座位安排现行模式的比较研究第22-23页
   ·秧田制下中学座位安排的一般模式第23-25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5-27页
   ·概念的界定第25页
   ·问卷的编制第25页
   ·被试第25-26页
   ·研究材料与工具第26页
   ·研究程序第26-27页
第四章 秧田制下中学生、教师及家长期望如何安排教室座位第27-51页
   ·秧田制下中学生期望教师如何安排教室座位第27-42页
   ·秧田制下中学教师如何优化安排教室座位第42-46页
   ·秧田制下中学生家长期望教师如何安排教室座位第46-51页
第五章 综合探讨第51-61页
   ·普通高中与示范高中座位安排调查问卷对比分析第51页
   ·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对座位安排认识的比较研究第51-52页
   ·初高中家长对座位安排的比较研究第52-53页
   ·秧田制下不同座位安排方式对初中生利弊影响第53-54页
   ·秧田制下不同座位安排方式对高中生利弊影响第54-55页
   ·研究结论第55-59页
   ·研究不足第59-61页
第六章 研究展望第61-63页
   ·提高样本的代表性,扩大研究领域第61页
   ·改进研究方法,促使研究结果更准确反映问题,并指导座位安排第61页
   ·实施长期追踪研究,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第61-63页
结语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6页
附录第66-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惩戒--以山西省长治市沁源一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