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第11-15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4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5-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研究的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农村合作医疗理论概述 | 第17-24页 |
1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及特征 | 第17-19页 |
·传统合作医疗制度及其发展 | 第17-18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其特征 | 第18-19页 |
2 农村合作医疗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公共物品及其供给理论 | 第19-20页 |
·风险与保障理论 | 第20-21页 |
·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及问题 | 第24-28页 |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面的缺失 | 第24页 |
·资金监管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24页 |
·医疗费用报帐管理方面的问题 | 第24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方面的缺失 | 第24-25页 |
·资金筹措成本大 | 第25页 |
·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不足导致资金约束 | 第25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方面的缺失 | 第25-27页 |
·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服务能力差 | 第25-26页 |
·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和医疗水平不高 | 第26-27页 |
4 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积极性不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存问题及原因 | 第28-32页 |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方面缺失的原因 | 第28-29页 |
·资金监管风险管理方面的缺失 | 第28页 |
·医疗费用报帐管理方面的缺失 | 第28-29页 |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约束的原因 | 第29-30页 |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差的原因 | 第30页 |
4 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积极性不强的原因 | 第30-32页 |
·刺激农民积极参与的动力缺失 | 第30-31页 |
·小农意识影响了参与的积极性 | 第31页 |
·农民参与合作医疗实惠不多 | 第31页 |
·农民对政策的信任度亟待提高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实践及启示 | 第32-39页 |
1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模式 | 第32-36页 |
·国家医疗保障模式 | 第32-33页 |
·社会医疗保障模式 | 第33-34页 |
·商业医疗保障模式 | 第34-36页 |
·储蓄医疗保障模式 | 第36页 |
2 国外农村医保的经验及启示 | 第36-39页 |
·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 | 第36-37页 |
·农村医保要有完善的制度法律作保障 | 第37页 |
·农村医疗保障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 第37-38页 |
·商业保险是农村社会医保的重要补充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 第39-47页 |
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法律法规 | 第39-41页 |
·根据不同经济水平调整农村医保制度 | 第39-41页 |
·制订农村医疗保险的法律法规和加强管理 | 第41页 |
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 | 第41-42页 |
·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管理体制 | 第41页 |
·加强合作医疗基金自身建设 | 第41-42页 |
3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 | 第42-44页 |
·保障政府公共财政的刚性供给 | 第43页 |
·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农民积极配合 | 第43页 |
·适当引入商业保险解决资金约束 | 第43-44页 |
4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制 | 第44-45页 |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 第44页 |
·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 | 第44页 |
·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帐服务工作 | 第44-45页 |
5 积极探索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第45-47页 |
·提高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度 | 第45页 |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参合的有效措施 | 第45-47页 |
第七章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