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14-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7-32页 |
·激励的定义 | 第17-18页 |
·早期激励理论 | 第18-20页 |
·需要层次理论 | 第18页 |
·X理论和Y理论 | 第18-19页 |
·双因素理论 | 第19-20页 |
·当代激励理论 | 第20-25页 |
·ERG理论 | 第20页 |
·麦克莱兰的需要理论 | 第20-21页 |
·目标设置理论 | 第21-22页 |
·强化理论 | 第22页 |
·公平理论 | 第22-23页 |
·期望理论 | 第23页 |
·挫折理论 | 第23-24页 |
·归因理论 | 第24页 |
·当代激励理论的整合 | 第24-25页 |
·激励理论的分类 | 第25-27页 |
·激励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激励理论的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激励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28-29页 |
·激励理论述评 | 第29-30页 |
·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SDNJS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实践和问题分析 | 第32-36页 |
·SDNJS的基本情况 | 第32-33页 |
·SDNJS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分析 | 第33-36页 |
第四部分 实证研究设计 | 第36-46页 |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研究内容 | 第36页 |
·实证研究的路径及结构框架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半开放式问卷的编制 | 第37页 |
·正式问卷的编制 | 第37-38页 |
·资料收集 | 第38页 |
·样本背景变量结构情况 | 第38-40页 |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0页 |
·因素分析 | 第40-44页 |
·信度分析 | 第44-46页 |
第五部分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46-68页 |
·各类型激励因素重要性、满意度情况分析 | 第46-48页 |
·背景变量对激励因素重要性、满意度的影响 | 第48-58页 |
·背景变量对激励因素重要性的影响 | 第48-53页 |
·背景变量对激励因素满意度的影响 | 第53-58页 |
·激励因素对不同背景变量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果分析 | 第58-68页 |
第六部分 实证研究结论 | 第68-73页 |
·总体样本激励因素的重要性和满意度 | 第68页 |
·个人背景变量对激励因素重要性、满意度的影响 | 第68-69页 |
·激励因素对不同背景变量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效果 | 第69-71页 |
·本研究及其与国内外类似研究的结果对比 | 第71-73页 |
第七部分 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73-77页 |
·问题及对策、建议 | 第73-75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5-77页 |
附录1 (半开放式调查问卷) | 第77-79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 | 第79-8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86-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