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论文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阐释学视角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1 绪论第13-34页
   ·时代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3-21页
     ·时代背景第13-20页
     ·问题的提出第20-21页
   ·研究现状及研究评价第21-27页
     ·教师主体性研究现状第21-24页
     ·现有研究的总评价第24-27页
   ·研究思路及研究结构第27-31页
     ·研究思路第27-28页
     ·研究框架第28-31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第31-34页
     ·研究方法第31页
     ·研究意义第31-34页
2 阐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及教师主体性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4-56页
   ·主体、主体性及教师主体性释义第34-41页
   ·课程实施及阐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第41-45页
     ·课程及课程实施第41-43页
     ·阐释学视域中的课程实施第43-45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界定第45-47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限度第47-50页
   ·教师主体性研究的理论基础:阐释学理论第50-56页
     ·文本理解是解释者生成文本意义的过程第51-52页
     ·文本理解是解读者的“偏见”和理解前结构运作的结果第52-54页
     ·文本理解是主体间的共识、主体间的“视域融合”第54-56页
3 课程实施的“异变现象”及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现状第56-85页
   ·文本理解的意义标准及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第56-58页
   ·文本意义“异变现象”及教师主体性彰显契机第58-64页
     ·课程实施中课程文本解读的意义“异变现象”第58-60页
     ·文本解读的意义“异变”现象的双向分类:“正向异变”与“负向异变”第60-62页
     ·文本解读的意义“正向异变”与教师主体性彰显契机第62-64页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主体性现状第64-77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总体现状第64-66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观念现状第66-72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现状第72-74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课程实施方式现状第74-77页
   ·课程实施的两种模式及其价值分析第77-81页
     ·学科中心课程实施模式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第77-79页
     ·活动中心课程实施模式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第79-81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主体性现状的反思第81-85页
     ·课程实施内容上表现为以传授法定知识为唯一目的,远离了完整的课程目标第81页
     ·课程实施方式上表现为以单向的、独白式为主的独断式文本解读方式第81-82页
     ·课程实施结果上表现为学生对“僵死物”的占有第82-85页
4 教师文化与课程制度对课程实施中教师主体性的制约第85-106页
   ·教师文化及其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制约第85-92页
     ·教师文化、教师文化类型、特征及其局限性第85-90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文化对教师课程意识的影响第90-92页
   ·课程制度及其对教师课程权力的制约第92-106页
     ·课本知识供应制度及其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具的控制性第92-95页
     ·中国课本知识供应制度的特点及对教师课程权力的制约第95-101页
     ·课程制度对教师主体性的影响第101-106页
5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建构第106-146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目标第106-113页
     ·从与课本知识关系的角度看,教师主体性的发展目标是挖掘课本知识的意义性第106-108页
     ·从与学生关系的角度看,教师主体性的发展目标是唤醒学生个体的精神趋向性第108-110页
     ·从课程实施的目标角度看,教师主体性的发展目标是促进课本知识与学生个体间的“双向双层”转化第110-113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内涵第113-138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课程观念第114-122页
     ·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第122-129页
     ·教师的课程实施方式第129-138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外延第138-141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特征第141-146页
6 教师主体性的发展条件与发展路径第146-198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条件及发展路径释义第146-147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条件释义第146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路径释义第146-147页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外部环境:课程制度的重建与教师文化的改造第147-159页
     ·课程制度的重建第147-154页
     ·教师文化的改造第154-159页
   ·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内部条件:课程观念的更新与个人知识的建构第159-168页
     ·教师的课程观念更新是课程实施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内部条件第159-164页
     ·教师个人知识是课程实施中教师主体性发展的内在依据第164-168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路径第168-183页
     ·在与课本知识的反思性言说过程中确证教师的个体主体性第168-173页
     ·在与学生的公正性对话过程中体现教师的主体间性第173-177页
     ·在建构师定文本中弘扬教师主体性第177-179页
     ·在反思性教学中提升教师主体性第179-181页
     ·在课程行动研究中深化教师主体性第181-183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个案第183-192页
   ·课程实施中的教师主体性发展原则第192-198页
7 结语第198-200页
   ·研究结论第198-199页
   ·可能创新第199页
   ·研究不足第199-200页
致谢第200-202页
参考文献第202-211页
附录第211-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促进贵州省重点贫困县打工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下一篇:基于移动代理与协议分析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