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一. 写作的缘起和解题 | 第7-8页 |
二.“另外”的相关研究 | 第8-10页 |
三.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10-11页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1页 |
五. 语料来源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另外”语篇的结构模式及连接形式 | 第12-26页 |
第一节 “另外”语篇的结构模式 | 第12-21页 |
第二节 “另外”在语篇中的隐现情况 | 第21-26页 |
第三章 “另外”语篇的语义特点 | 第26-37页 |
一.从时间关系上看,有先时后时的顺序关系 | 第26-27页 |
二.从逻辑关系上看 | 第27-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另外”语篇的语用特征 | 第37-45页 |
一.突出功能 | 第37-39页 |
二.话语标记功能 | 第39-43页 |
三.转换话题 | 第43页 |
四.疑问功能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另外”语篇功能的动因 | 第45-54页 |
一.是由“另外”本身的意义决定的 | 第45-48页 |
二.由客观事物的规律所决定 | 第48-50页 |
三.由叙述者的主观意识所决定 | 第50页 |
四.由语篇结构所决定 | 第50-51页 |
五.由“另外”前后部分语义所决定 | 第51页 |
六.由语篇语用所决定 | 第51-53页 |
七.结语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另外”的同现连接成分及其与“此外、另”的比较 | 第54-63页 |
第一节 “另外”的同现连接成分 | 第54-57页 |
第二节 “另外”与“此外、另”的比较 | 第57-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注释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