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中国教育研究原创缺失的主体因素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一、引论第8-1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8页
 (二) 研究意义第8-9页
 (三) 研究目的第9页
 (四) 文献综述第9-12页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13页
二、原创的缺失:中国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3-20页
 (一) 原创的涵义及原创性教育研究的判断标准第14-16页
  1、原创的涵义第14-15页
  2、原创性的教育研究的标准第15-16页
 (二) 忽视吸收第16-17页
 (三) 忽视研究“真”问题第17-19页
 (四) 忽视独特的表述方式第19-20页
三、扫描:中国教育研究主体的研究行为问题第20-25页
 (一) 研究主体的重要地位第20-21页
 (二) 少实践第21-22页
 (三) 少综合第22-24页
 (四) 少批判与反思第24-25页
四、取向偏差与思维僵化:主体行为问题内部归因第25-39页
 (一) 教育研究主体取向的偏差第25-30页
  1、什么是教育价值取向?第25-27页
  2、研究主体取向偏差及其影响第27-30页
   ·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第27-29页
   ·封闭保守的价值取向第29-30页
 (二) 教育研究主体思维僵化第30-39页
  1、思维方式的内涵及其特点第30-33页
  2、研究主体思维僵化第33-39页
   ·直觉思维方式第35-36页
   ·“重传统与权威”的思维方式第36-38页
   ·少辨证的思维方式第38-39页
五、提升主体:实现中国教育研究的原创性的策略第39-46页
 (一) 研究主体的态度转变是起点第40-41页
  1、理解教育研究的真正目的第40页
  2、理解原创研究的艰巨第40-41页
  3、理解原创的教育研究第41页
 (二) 价值取向的转变是灵魂第41-43页
  1、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韵摒弃第42页
  2、保守、封闭价值取向的转变第42-43页
 (三) 研究主体的思维方式改进是根本第43-46页
  1、思维方式由保守性、封闭性向创造性的转变第43-44页
  2、思维方式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的转变第44-45页
  3、思维方式由依附性向独立性的转变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预见”在散打摔法中运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