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及教育干预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新课程改革 | 第8页 |
·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 | 第8页 |
·高中教育在人一生发展中的作用 | 第8-9页 |
·高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引渡作用 | 第8-9页 |
·高中教育对人发展的奠基作用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学习困难的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学习困难的界定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化学学习困难学生的确定 | 第14-18页 |
·学习困难学生确定的原则和步骤 | 第14页 |
·学习困难学生确定的过程 | 第14-18页 |
·分析学生的化学成绩 | 第14-15页 |
·问卷调查 | 第15-16页 |
·调查学生的化学作业 | 第16页 |
·实验能力考察 | 第16-17页 |
·听课效率调查 | 第17页 |
·教师访谈 | 第17页 |
·最终确定实验对象 | 第17-18页 |
第三章 高中生化学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 | 第18-34页 |
·学困生学习困难原因的访谈 | 第18-19页 |
·学习困难的内因分析 | 第19-30页 |
·知识结构 | 第19-23页 |
·陈述性知识 | 第20-21页 |
·程序性知识 | 第21-23页 |
·学习方式 | 第23-27页 |
·学习方式与考试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第24-25页 |
·学习方式的缺陷 | 第25-27页 |
·学习动机 | 第27-28页 |
·心理健康问题 | 第28-30页 |
·学习困难的外因分析 | 第30-34页 |
·化学教材的编排 | 第30-31页 |
·化学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 第31-32页 |
·教师的教学方式 | 第32页 |
·评价机制不合理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教育干预的理论与实践 | 第34-49页 |
·完善陈述性知识 | 第34-37页 |
·知识同化理论 | 第34页 |
·输入同化固定点知识 | 第34-35页 |
·学会同化学习 | 第35-37页 |
·学习策略指导 | 第37-41页 |
·解题策略 | 第37-38页 |
·知识表征策略 | 第38-39页 |
·理解和保持知识的策略 | 第39-41页 |
·激发学习动机 | 第41-42页 |
·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 | 第41页 |
·加强实验教学 | 第41-42页 |
·心理辅导 | 第42-44页 |
·多元化评价 | 第44-49页 |
·评价内容多元化 | 第44-46页 |
·评价主体多元化 | 第46页 |
·评价时机多元化 | 第46-47页 |
·评价方法多元化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结果分析和反思 | 第49-56页 |
·结果分析 | 第49-55页 |
·质化评价结果 | 第49页 |
·量化评价结果 | 第49-55页 |
·学业成绩评价 | 第49-50页 |
·非测试型评价 | 第50-55页 |
·反思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2页 |
附录1:调查问卷 | 第59-61页 |
附录2:评价量化表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详细摘要 | 第63-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