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第1章 村民自治的概念 | 第10-14页 |
| ·村民自治的含义 | 第10-11页 |
| ·自治的含义 | 第10页 |
| ·村民自治的含义 | 第10-11页 |
| ·村民自治的内容 | 第11-12页 |
| ·民主选举—把干部的选任权交给村民 | 第11-12页 |
| ·民主决策—把重大村务的决定权交给村民 | 第12页 |
| ·民主管理—把日常村务的参与权交给村民 | 第12页 |
| ·民主监督——把对村干部的评议权和村务的知情权交给村民 | 第12页 |
| ·村民自治的原则 | 第12-14页 |
| ·坚持党的领导 | 第13页 |
| ·坚持依法自治 | 第13-14页 |
| 第2章 我国村民自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4-40页 |
| ·农村“两委”关系存在摩擦 | 第14-17页 |
| ·农村“两委”关系摩擦的具体表现 | 第14-15页 |
| ·农村“两委”关系摩擦的原因 | 第15-17页 |
| ·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现象严重 | 第17-22页 |
| ·贿选的概念 | 第18页 |
| ·贿选的特点 | 第18-19页 |
| ·贿选的原因 | 第19-22页 |
| ·村民自治运行中村务公开困难 | 第22-26页 |
| ·村务公开困难的主要表现 | 第22-23页 |
| ·村务公开困难的原因 | 第23-26页 |
| ·村干部整体素质不高 | 第26-30页 |
| ·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干部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6-28页 |
| ·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 ·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 | 第30-35页 |
| ·村民自治运行中农村社保事业发展滞后的表现 | 第30-33页 |
| ·原因探究 | 第33-35页 |
| ·村民自治条件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 | 第35-40页 |
| ·主要表现 | 第36-38页 |
| ·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 第3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 | 第40-57页 |
| ·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村“两委”关系 | 第40-45页 |
| ·理顺“两委”关系 | 第40-42页 |
| ·完善“两委”机制 | 第42-45页 |
| ·实现村务公开 | 第45-46页 |
| ·强化法律监督,健全约束机制 | 第45页 |
| ·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 | 第45-46页 |
|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干部队伍 | 第46-51页 |
| ·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的培训 | 第46-47页 |
| ·农村干部要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 | 第47-48页 |
| ·进一步改革村干部的选拔任用方式 | 第48-51页 |
|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留住优秀村干部 | 第51页 |
|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51-53页 |
| ·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 第52页 |
| ·增加农民的收入 | 第52-53页 |
| ·构建城乡互动的农村社保体系 | 第53页 |
| ·不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 | 第53-57页 |
| ·抓好农村基层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班子建设 | 第53-54页 |
| ·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 第54页 |
| ·党政齐抓,形成合力 | 第54-55页 |
| ·增加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 | 第55页 |
| ·精神文明建设的落脚点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研究生履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