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耐高温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3页 |
·硅烷偶联剂概述 | 第8-9页 |
·硅烷偶联剂的合成方法 | 第9-12页 |
·硅氢加成法 | 第9-10页 |
·直接合成法 | 第10页 |
·有机金属化合物法 | 第10-12页 |
·醇解法 | 第12页 |
·硅烷偶联剂的偶联机理 | 第12-14页 |
·化学键理论 | 第12页 |
·表面浸润理论 | 第12-13页 |
·变形层理论 | 第13页 |
·拘束层理论 | 第13页 |
·可逆水解键理论 | 第13-14页 |
·硅烷偶联剂的选用原则 | 第14页 |
·硅烷偶联剂的发展趋势 | 第14页 |
·耐高温偶联剂 | 第14-16页 |
·耐高温胶粘剂的发展 | 第15页 |
·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发展 | 第15-16页 |
·耐高温涂料的发展 | 第16页 |
·耐高温硅烷偶联剂的分子设计 | 第16-17页 |
·本论文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7-23页 |
·芳基酰亚胺硅烷的合成 | 第17-19页 |
·脂环基酰亚胺硅烷的合成 | 第19-23页 |
第二章 芳基酰亚胺硅烷的合成 | 第23-32页 |
·苯基酰亚胺硅烷的合成研究 | 第23-29页 |
·热亚胺化法合成苯基酰亚胺硅烷 | 第23-25页 |
·N-烷基化法合成苯基酰亚胺 | 第25-27页 |
·化学亚胺化法合成苯基酰亚胺硅烷 | 第27-29页 |
·化合物(II)的合成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脂环基酰亚胺硅烷的合成 | 第32-49页 |
·化合物(III)的合成 | 第32-41页 |
·化学亚胺化法合成化合物(III) | 第32-38页 |
·热亚胺化法合成化合物(III) | 第38-41页 |
·化合物(IV)的合成 | 第41-45页 |
·化合物(V)的合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A | 第55-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