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审计质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相关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第17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衡量标准 | 第19-26页 |
·审计质量涵义的界定 | 第19页 |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 | 第19-22页 |
·审计主体层次的因素 | 第19-20页 |
·审计客体层次的因素 | 第20-21页 |
·审计市场层次的因素 | 第21-22页 |
·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 第22-24页 |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 第22页 |
·审计品牌 | 第22-23页 |
·审计收费价格 | 第23页 |
·审计意见类型 | 第23页 |
·盈余管理 | 第23-24页 |
·审计质量衡量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及其计量 | 第26-36页 |
·盈余管理概述 | 第26-27页 |
·盈余管理定义的界定 | 第26-27页 |
·界定盈余管理定义的意义 | 第27页 |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7-31页 |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 第27-28页 |
·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 第28-29页 |
·盈余管理的方法 | 第29-30页 |
·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 | 第30-31页 |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与模型 | 第31-36页 |
·应计利润分离法 | 第31-34页 |
·具体项目法 | 第34页 |
·分布检测法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36-45页 |
·研究假设 | 第36-37页 |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 第37-39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样本选择 | 第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40-45页 |
·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检验 | 第40-41页 |
·事务所类型的审计质量检验 | 第41-4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45-48页 |
·研究结论 | 第45页 |
·研究建议 | 第45-47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